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医药》 >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腰部肌肉退变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腰部肌肉退变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退变性脊柱后凸畸形(DSK)患者腰椎相应节段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脂肪浸润情况,并分析肌肉退变与脊柱骨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32例DSK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定量测量与L1/2~L5/S1的5个节段下位终板相对应的多裂肌、竖脊肌和腰大肌的脂肪浸润百分比及肌肉相对横截面积(RCSA).分析肌肉退变与矢状面偏移距离(SVA)、胸椎后凸角(TK)、胸腰后凸角(TLK)、腰椎前凸角(LL)、骨盆人射角(PI)、骶骨倾斜角(SS)及骨盆倾斜角(PT)的相关性.结果 多裂肌和竖脊肌在L3/4、L4/5、L5/S1节段脂肪浸润百分比均高于L1/2和L2/3节段(均P <0.05).腰大肌在L4/5和L5/S1节段脂肪浸润百分比均低于L1/2、L2/3和L3/4节段(均P<0.05).多裂肌和腰大肌的RCSA在L1/2~L5/S1节段逐渐升高,竖脊肌的RCSA在L1/2~L5/S1节段逐渐降低.多裂肌在L1/2节段的RCSA与SVA存在负相关性(r=-0.391,P =0.027),L3/4节段的RCSA与TK存在负相关性(r=-0.364,P = 0.040),与LL 存在正相关性(r =0.381,P=0.031),L4/5节段的RCSA 与TLK存在负相关性(r=-0.336,P=0.048),与LL存在正相关性(r = 0.402,P=0.022),L5/S1节段的RCSA与TLK存在负相关性(r=-0.432,P=0.014);竖脊肌在L3/4节段的RCSA与PI存在正相关性(r = 0.350,P=0.049),L4/5节段的RCSA 与LL(r =0.451,P=0.010)和SS(r = 0.440,P = 0.012)存在正相关性.结论 DSK患者多裂肌、竖脊肌在下腰椎的脂肪浸润百分比高于上腰椎,而腰大肌上腰椎水平脂肪浸润百分比高于下腰椎水平.多裂肌下腰椎水平有助于维持腰椎曲度,竖脊肌下腰椎水平主要影响骨盆参数,二者对于维持脊柱骨盆的矢状位平衡具有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