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中国传统缝纫技术应用于纺织品文物修复的实践思考

中国传统缝纫技术应用于纺织品文物修复的实践思考

         

摘要

纺织品类文物由于自身特点决定了它难于保存,易出现生物危害及微生物损害.纺织品材料的特性也决定了它容易产生机械损伤.在日常修复方法中多以加固的方式为主,对于状况及强度较好的传世纺织品文物,常用补衬加固的针线修复法.针线修复法属于一种可逆性的物理修复法,是利用各种型号的缝纫针和各种材质的缝线对纺织品文物破损部位进行支撑和加固,使文物的强度增加,纤维受到保护.在针线法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类型的破损选用不同的针线缝补方法.通过笔者的工作实践,在操作过程中总结出一些应用规律.本文想通过五件纺织品文物修复实例来探讨归纳不同破损状况应用的不同针线技法,以及实施过程中针法操作的特点和技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