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中国档案 》 >档案编研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档案编研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

@@ 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档案编研理论的建设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的诞生及其理论的逐步充实.1956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文献公布学教研室编写刊印出油印教材,全书约10万字左右.该教材的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苏联文献公布学的模式设立编、章、节的.随后在认真总结共和国建国以来文献编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1960年到1964年五年间,又连续编写了四轮讲义(油印),重点放在对档案文献编纂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上.至1964年,教材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1980年3月至1981年10月,由曹喜琛、丁永奎合写的在上连续发表;1982年8月,经作者增补修改,档案出版社出版了署名为丁永奎、曹喜琛编著的,标志着共和国第一部编纂学专著的正式问世.该书共十章,10.4万字.后经研究领域的拓宽和研究深度的加强,到1990年4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已达十四章48节38.9万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