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商界》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凯恩斯”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凯恩斯”

         

摘要

在中国经济崛起的今天,让西方经济学家们困惑的并不是预测和计算,而是如何解释。中国样本似乎满布危机的阴影,但又如此真实地跃进,不论是看好或是唱衰,东西方经济学家们都无一例外地“解释无力”:2013年1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年届103岁高龄的罗纳德·科斯出版《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上书,他把中国的崛起归结于“最伟大”,但却是“非计划”,充满“意外性”;2012年初,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因准确预言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而广为人知的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栏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现状与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前非常类似,是下一个“危机发源地”;而华人经济学家中悲观论颇为流行,不少自由派学者否认中国模式的存在。中国模式是否存在,中国经济是崛起或崩溃?在如何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上,认为,“回到‘中国历史的基本面’,从历代经济变革中探研得失,寻找规律与逻辑,也许是一次不错的探险。”这正是吴晓波先生创作《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书的起点。“商学院”栏目将于近期摘录连载《历代经济变革得失》,让我们跟随作者,从历史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