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铜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活体基因的损伤研究

铜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活体基因的损伤研究

         

摘要

通过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法研究了Cu2+暴露剂量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活体基因损伤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不添加Cu2+的对照组和添加Cu2+的处理组蚯蚓体腔细胞尾部DNA含量和尾长均呈非正态分布(p<0.05);在暴露72h时,125mg·L-1 Cu2+处理组尾部DNA含量值最大,为41.44%,100mg·L-1 Cu2+处理组尾长值最大,为33.79μm;随着Cu2+暴露剂量的增加,尾部DNA含量和尾长损伤频率增加;对照组和处理组的尾部DNA含量和尾长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非参数相关分析表明,尾部DNA百分含量和尾长之间呈显著相关(p<0.01,n=21),Cu2+暴露浓度与尾部DNA百分含量、尾长具有良好的剂量-构效关系(p<0.01).在125mg·L-1 Cu2+浓度下暴露72h时蚯蚓的基因损伤程度达到最大,损伤程度为3级.可见,蚯蚓DNA生物标志物是重金属污染基因毒理诊断的重要指标,碱性SCGE试验是检测Cu2+暴露对赤子爱胜蚓活体基因损伤的有效手段.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毒理学报》 |2006年第3期|228-235|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环境生物修复研究中心,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污染生态学;
  • 关键词

    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 Cu2+; 蚯蚓; 基因损伤; 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