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艺术教育共建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

2010年,在中国人心中,渗透着太多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事件。对艺术领域来讲,同样如此。比如,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逐渐被称作"大众艺术"的影视艺术,就诞生了一个叫做"100亿"的关键词,意思是2010年的电影票房突破了100亿人民币大关。这个简单的数字很可能让我们在数十年之后还记得这个特殊的年份。又比如,在戏剧艺术领域,2010年还有一个关键词——100周年,这是因为,2010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和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曹禺先生诞辰100年,以此为结点,深刻梳理我国戏剧艺术百年足迹,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深刻追究"100亿""100年"等这些关键词产生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的艰巨任务,就落在如同本刊以及与本刊一样肩负着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艺术类学术期刊肩头上。之所以称之为"艰巨任务",并非过誉。仲呈祥先生曾说,中国艺术的真谛,历来在于通过悦耳怡目进而达于养心提神,历来在于反对闹耳花眼进而乱心伤神。这其中就有一个审美标准问题:究竟什么是悦耳怡目?什么又是闹耳花眼?哪些做到了养心提神?哪些又搞得乱心伤神?如果管理部门置若罔闻,如果评论界没有科学修正的呼声,如果人民没有听到呼声乃至振臂响应的勇气?长此以往,中国艺术势必丧失沿着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迈向更高层次的勇气和动力,那就更别说什么"伟大复兴"了。年末岁初,本刊发表的这组文章对过去发生的关于艺术那些事进行回顾与梳理及对未来的展望,正是出于以上考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