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应用预防医学》 >梧州市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梧州市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为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2016年梧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诊的动物致伤者登记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共接诊动物致伤者10310例,男女比例为1:1.03,夏秋季为暴露高峰,年均动物致伤暴露率约800~1000/10万,无暴露后狂犬病病例发生.狗和猫是主要的致伤动物,分别占53.11%和36.02%.就诊病例中致伤部位主要为上肢和下肢,所占比例达94.03%,<15岁组头面部致伤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χ2=184.43,P<0.01).就诊者中致伤程度为Ⅲ级者占43.43%、Ⅱ级致伤56.19%、Ⅰ级致伤0.38%,60岁以上老年组的Ⅲ级致伤比例最高.不同年龄组的致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688,P<0.01).动物致伤后24小时内就诊者占76.19%,其中12小时内占32.31%;各年龄组人群24小时内就诊率差别不大(χ2=9.043,P>0.05).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率在Ⅲ级暴露者中为41.16%,在头面部Ⅲ级致伤者中为64.24%,15岁以下年龄组使用率最高(64.66%),Ⅲ级致伤者狂免使用率不同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06,P<0.01).结论 梧州市近3年来狂犬病暴露人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伤人的动物主要为狗和猫,以暴露者自养为主,儿童和老人成为高危暴露人群,提示加强宠物饲养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尤为重要.狂犬病暴露后被动免疫制剂的接受程度有待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