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 >入院血糖水平不同的分组方法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影响的比较

入院血糖水平不同的分组方法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影响的比较

             

摘要

cqvip:目的探讨不同入院血糖(AG)分组方法对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预后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方法连续纳入2012年6月—2016年12月因AHF住院的512例患者。对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AG水平分别采用二分法和四分法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分析不同分组方法对AG水平与患者1年死亡率关系的影响,并比较不同血糖水平Cox模型在不同分组方法中的差异。从而探讨采用不同方法对AG进行分组对AHF患者预后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中位随访时间20.2个月,随访率84.0%(430例)。单因素分析对比:以血糖中值为切点把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AG≤7.53 mmol/L)及血糖升高组(AG>7.53 mmol/L),两组间1年死亡率无差异。AHF患者采用四分法分为四组(F1组≤5.76 mmol/L、F2组5.77~7.53 mmol/L、F3组7.54~9.81 mmol/L、F4组>9.81 mmol/L),四组间1年死亡率无组间差异(P>0.05);四组间的长期预后无差异(log-rank P=0.884)。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对比:年龄、AHF史、脑卒中、心源性休克、收缩压、血钠、C反应蛋白、白蛋白是A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四分法各组分析均未提示AG是AHF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对比:二分法及四分法均未提示AG是AHF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或预测因子。结论二分法和四分法分组的AG水平与远期死亡率无显著关系,同时AG不是AHF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或预测因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