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行政与法》 >消费者概念的民法解读与架构

消费者概念的民法解读与架构

         

摘要

传统文义解释始终无法精确框定消费者的内涵与外延,用民法的营业概念诠释消费者则能查漏补缺,体现法律逻辑之美."非专门性""非营利性"以及"独立自主性"这三个行为特征是辨识消费者的核心要素."非专门性"决定了消费者在合同缔结过程处于信息不对称、 经验不丰富和交涉能力不对等的弱势地位;"非营利性"决定了消费者处于经济实力较弱、 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不利地位;"独立自主性"主要保证消费者具有独立地位,交易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消费者本人.此外,我国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的各项制度可将法人纳入受保护主体,在法解释学路径上,法人可为消费者;但在混合用途、投资行为和代理行为等情形中对消费者的范围仍需特别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