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择时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昼夜节律的影响

择时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昼夜节律的影响

         

摘要

目的:以中医针灸理论为指导,结合“子午流注”思想,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及生物节律分析方法,探讨择时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昼夜节律的影响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假摘除肾上腺组(假摘组)、摘除肾上腺组(摘除组)、摘除肾上腺艾灸组(摘灸组),各组分4个时间点,分别为0点组、6点组、12点组、18点组,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采用右后足足垫部皮内注入弗氏完全佐剂建立RA模型.造模后对摘除组、摘灸组大鼠进行摘除双侧肾上腺预处理.艾灸组、摘灸组大鼠接受麦粒灸“肾俞”“足三里”治疗,每穴5壮,每日1次,6d为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各组大鼠在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分别进行足容积测定.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皮质酮(COR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的含量.Halbeg余弦法进行昼夜节律分析.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肿胀度明显升高(P<0.05),HPAA各指标保持昼夜节律性(P<0.001,P<0.05),峰相位有前移趋势,振幅有增高趋势,CORT中值明显降低(P<0.05),其他HPAA指标中值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右后足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HPAA各指标存在昼夜节律性(P<0.001,P<0.05),峰相位有后移趋势,振幅有降低趋势,CORT中值明显升高(P<0.05),其他HPAA指标中值明显降低(P<0.05);与艾灸组比较,摘灸组大鼠右后足肿胀度明显升高(P<0.05),CORT和CRF昼夜节律消失,峰相位有前移趋势,振幅有降低趋势,CORT中值明显降低(P<0.05),其他HPAA指标中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RA大鼠HPAA各指标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特征;艾灸可能通过调整RA大鼠HPAA各指标节律,达到控制炎性反应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