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针刺研究 》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选穴配伍规律探析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选穴配伍规律探析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选穴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英文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从建库到2021年2月针灸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选取的腧穴、经络等进行频次统计,对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72篇,最终纳入42篇,共涉及处方65条、腧穴80个。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为百会(43次)、三阴交(42次)、太冲(38次)、内关(38次)、足三里(32次)和神门(28次),选穴多集中在膀胱经(86次,13个腧穴)、督脉(73次,10个腧穴)和肝经(58次,5个腧穴),特定穴中交会穴(158次,19个腧穴)、五输穴(123次,17个腧穴)、原穴(86次,6个腧穴)及背俞穴(76次,7个腧穴)等使用广泛。通过聚类分析得出4个有效聚类群(百会-三阴交、太冲-内关、心俞-肝俞-脾俞-关元、合谷-气海-期门)以及一组主穴(百会-三阴交-太冲-内关-足三里-神门)和两组辨证配穴(合谷-气海-期门、心俞-肝俞-脾俞-关元-四神聪)。结论:产后抑郁以多虚、多瘀、多郁为主要病机特点,针灸治疗产后抑郁在选穴上更注重调气、调血、调神,并运用远近配穴、前后配穴等多种配穴方法。以百会、三阴交、太冲、内关、足三里和神门为主穴,腧穴配伍上侧重调畅气机(合谷-气海-期门)和养血调神(心俞-肝俞-脾俞-关元-四神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