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沉积学报》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鄂尔多斯盆地吴堡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油源一直存在争议,尤以长8~长10油藏的油源问题最为突出.通过吴堡地区延长组长6~长10原油的物理性质、族组成、生物标志化合物等特征,油一油、油一源对比等综合分析,探讨延长组原油的成因,明确各油层组石油来源,为该区的油气勘探与预测提供地质依据.结果显示,长6 ~长 10原油族组分具有饱和烃含量最高,芳香烃次之,非烃和沥青质含量最低的特征.长6 ~长10均为成熟原油,显示出低等水生生物和高等植物混合成因,但长6原油与长7 ~长10原油族组成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长6原油为长7烃源岩早期烃类运移的结果,其成熟度最低,长7~长10原油为生烃高峰阶段石油运移结果,成熟度较高.长6和长7油藏的原油主要为长7底部张家滩页岩贡献,此外,长7中上部和长6地层中发育的有效烃源岩也有一定贡献.长8油藏原油为混合成因原油,主要为长7底部烃源岩向下运移结果,其次为长8内部烃源岩和长9顶部李家畔页岩之贡献.长9油藏原油主要为李家畔页岩向下倒灌形成,长10油藏可能主要为长92有效烃源岩向下运移成藏.热成熟度不同是导致远离主力烃源岩原油族组分之间差异性的主要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