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草业学报》 >清代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清代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摘要

记载我国清代苜蓿的史料资源丰富.本研究采用植物考据学原理与方法,以记载清代苜蓿的相关典籍为基础,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考查清代苜蓿的栽培利用状况.结果 表明,苜蓿是清代重要的作物或饲草,在华东、华北、东北和西北乃至陕川鄂毗邻地区均有苜蓿种植,据不完全考证,清代有21个省的176个县(州、府、地区等)种植苜蓿.苜蓿的考证亦受到清代学者的重视,雍正《畿辅通志》曰:“藤蔓菀,叶丛生,紫花,荚实.”徐松曰:苜蓿“今中国有之,惟西域紫花为异”.在清代亦有学者对苜蓿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清代苜蓿的植物学与生长特性研究也比较突出,程瑶田和吴其濬开展了苜蓿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同时程瑶田还对苜蓿生长特性、物候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苜蓿的治碱改土和固氮肥田等生态特性在清代被广泛利用,并将苜蓿纳入了轮作制中,苜蓿的饲蔬两用性和本草性得到广泛利用,特别是在灾荒年里,苜蓿的食用性得到很好的体现;罗振玉提倡在僻远地区种苜蓿等绿肥作物以肥田,并建议引进国外苜蓿良种;为了保护苜蓿·陕西有些县村都制定了苜蓿保护条例;在苜蓿种植管理技术方面有明显进步,主要表现在苜蓿适宜土壤的选择,利用苜蓿耐瘠薄、耐盐碱、抗风沙等特性,将苜蓿种植在了碱地、沙地、石地、淤地、虫地、草地和阴地等上;认识到了苜蓿种子的硬实性,并在播种前进行处理,掌握了苜蓿的适宜播种时间,并制定了苜蓿刈割制度,规范了苜蓿干草调制方法,强调苜蓿地的冬春季管理,在清代有了比较清晰系统的苜蓿农事月龄.

著录项

  • 来源
    《草业学报》 |2019年第4期|168-191|共24页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研究所;

    四川西昌61504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呼伦贝尔国家野外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苜蓿; 南苜蓿; 清代; 栽培利用; 苜蓿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