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土壤学报》 >水稻根系内生细菌对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水稻根系内生细菌对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摘要

针对中国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平台的镇籼96、扬稻8号、Ⅱ优084和扬两优6号四种水稻品种,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水稻根系内生菌的整体微生物群落对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结果表明,水稻内生菌群落中γ-变形菌纲的肠杆菌科相对丰度最高,占整体微生物群落的30.8% ~59.8%.对于镇籼96、扬稻8号和Ⅱ优084三种水稻品种,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抑制了数量上占优势的微生物菌群(优势菌群)生长,而促进了数量上不占优势的微生物菌群(稀少菌群)繁殖.例如,对于Ⅱ优084品种,相对丰度高于14.6%的4种水稻内生菌为肠杆菌科、假单胞菌科、黄单胞菌科和气单胞菌科,大气CO2浓度升高,这些优势菌群的相对丰度之和由74.8%降为67.2%;相反,稀少菌群主要由鞘脂杆菌科、丛毛单胞菌科、黄杆菌科及草酸杆菌科组成,其相对丰度之和则由4.13%增至16.9%,其中,与对照相比,鞘脂杆菌科相对丰度增加比例高达344倍,是大气CO2浓度升高的最敏感微生物类群.但对于水稻品种扬两优6号,根系内生菌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模式与其他三种品种不完全一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可能是影响水稻根系内生菌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全球变化下整体微生物结构与功能的演变规律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土壤学报》 |2013年第6期|1162-1171|共10页
  • 作者单位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微生物生态学;
  •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微生物群落; 植物内生菌; FACE;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