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根系发育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基因型差异-FACE研究
【6h】

水稻根系发育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基因型差异-FACE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大气CO2浓度已从工业革命前的280μmol·mol-1上升到目前的381μmol·mol-1,最新模型预测2050年大气CO2浓度将至少达到550μmol·mol-1,到本世纪末将上升到730~1020μmol·mol-1。水稻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根系是水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主要器官,水稻根系还能合成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对水稻产量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形态性状和生理活性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是否因不同品种而异?与籽粒产量有什么关系?这方面的报道甚少。为了明确这些问题,本试验依托建于江苏省江都市小纪镇良种场试验田内稻田FACE(Free-Air-CO2-Enrichment)技术平台,以12个水稻品种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背景CO2浓度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优化我国水稻生产提供实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水稻品种各期单条不定根长度、单条不定根粗和单条不定根体积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比大气背景CO2浓度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使水稻分蘖期单条不定根干重、单条不定根长度、单条不定根粗和单条不定根体积分别平均增加6%(P>0.1)、1%(P>0.1)、6%(P<0.01)和16%(P<0.05),使抽穗期对应根系性状平均分别增加13%(P<0.01)、8%(P>0.1)、5%(P>0.1)和6%(P<0.01),不同品种对高浓度CO2的响应趋势基本一致。
   2、不同水稻品种各期每穴、每穴不定根总长、每穴根体积和每穴不定根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分蘖期每穴、每穴不定根总长、每穴根体积和每穴不定根数分别平均增加26%、22%、37%和21%,使抽穗期对应根系性状平均分别增加31%、22%、24%和15%,均达极显著水平,不同品种趋势基本一致。高浓度CO2环境下水稻每穴根系的重量、长度和体积明显增加主要是不定根发生的数量增多所致,其次亦与单条不定根的生长受到促进有关,表现在单条不定根的长度、直径和体积增加。
   3、不同水稻品种间单位根干重的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抽穗期单位根干重的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平均分别减少16.4%和16.1%,均达极显著水平。高浓度CO2环境下水稻根系活性下降可能与根系的生长量大以及植株含氮率明显降低有关。
   4、不同水稻品种间每穴总吸收面积和每穴活跃吸收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水稻每穴根重显著增加,但使单位根重活性明显下降,因此对每穴根系活性的影响较小。FACE处理使水稻抽穗期每穴总吸收面积和每穴活跃吸收面积平均分别下降3.0%和2.6%,均未达显著水平。不同品种趋势基本一致。
   5、大气CO2浓度升高使所有供试品种产量平均增幅达15%,增幅因不同品种而异。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籽粒产量与抽穗期每穴、每穴不定根总长、每穴根体积和单条不定根粗均呈正相关,其中与每穴(r=0.497**,n=72)和单条不定根粗关系比较密切(r=0.430**,n=72)。水稻籽粒产量与抽穗期每穴总吸收面积(r=-0.433**,n=72)和活跃吸收面积呈极显著负相关(r=-0.428**,n=72)。以上结果说明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水稻根系重量和直径显著增加可能是籽粒产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