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球学报》 >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中深层储层孔隙发育及主控因素分析

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中深层储层孔隙发育及主控因素分析

         

摘要

本文根据储集岩样品的显微特征,分析了黄骅坳陷三马地区下第三系中-深部储层中孔隙的成因类型、微观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孔隙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原生孔隙、混合孔隙及次生孔隙3个发育带.中-深部储层中原生孔隙所占比例很小,以次生孔隙为主,随埋藏增大,次生孔隙所占比例相应增加.中深部储层中主要分布3个次生孔隙发育带,其深度分别为3 200~3 500 m,3 600~4 000 m,4 200~4 500 m.次生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也可见到铸模孔和微裂缝.导致原始孔隙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压实和胶结作用,次生孔隙形成机理主要包括长石、方解石的溶解作用和矿物的转化等.本文还讨论了储层岩相、岩性特征、地层水中有机酸浓度的改变、早期方解石的充填、烃类注入、异常高压及微裂缝等地质与地球化学因素对中深部储层成岩作用和次生孔隙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