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地质学报》 >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及构造应力场恢复

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及构造应力场恢复

         

摘要

库车坳陷东部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构造变形机制与南天山造山带密切相关.综合采用露头共轭节理及白垩系残余厚度分布,分析了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特征及构造应力场属性.吐格尔明、克孜勒努尔沟、库车河、卡普沙良河、吉迪克以及库车河西6条剖面的共轭节理分析表明,库车坳陷东部新生代构造挤压应力为NNW-SSE向,而中生代的构造挤压应力为NE-SW向.原型盆地恢复显示,库车坳陷白垩纪的沉积中心大致位于大北1井—吐北2井—克拉2井一线,且发育秋里塔格—新和—牙哈—提尔根古隆起带,白垩系原始沉积厚度总体上北厚南薄.在晚白垩世区域抬升剥蚀的构造背景下,坳陷东部受压隆升遭受剥蚀,白垩系残余厚度减薄,呈西厚东薄的趋势.位于坳陷东部的吐格尔明背斜在石炭纪—三叠纪为一个长期存在的继承性沉积古隆起,晚白垩世进一步隆升形成构造古隆起,背斜周缘的白垩系残余厚度进一步减薄.吐格尔明背斜和背斜周缘白垩系残余厚度等值线以及库北1井和库车河剖面周缘白垩系残余厚度等值线的长轴方向均为N W-SE向,进一步证实了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的构造应力为NE-SW向.库车坳陷东部晚白垩世古隆起与构造应力场属性主要与特提斯造山带中地体增生和拼贴作用导致的特提斯北缘盆地群中发生的区域性抬升有关.

著录项

  • 来源
    《地质学报》 |2020年第6期|1716-1726|共11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杭州 31002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盆地研究中心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杭州 310027;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 杭州 310027;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杭州 310027;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 杭州 310027;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库车坳陷; 晚白垩世; 古隆起; 构造应力场; 共轭节理; 残余地层厚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