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生态学报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

     

摘要

2000年以来,国家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开展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该地区退化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2008年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和生产力如何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遥感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研究2000-2015年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年均值和GPP年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重点探讨2008年以来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植被覆盖及生长的影响,进而评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成效.结果表明,2000-2015年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EVI总体显著增加,其中2008-2015年植被EVI均值和变化率分别比2000-2007年高6.9%和85.7%,EVI显著增加的区域占西南喀斯特地区的13.4%;该区域GPP年总量亦呈显著增加趋势(20.58 gC m-2 a-1).2008-2015年气温和降水对植被EVI变化趋势的贡献仅占28.3%,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措施、大气CO2浓度、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可能是该区域植被覆盖显著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在100个首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中,大部分试点县植被EVI的变化趋势受非气候因子的影响,其中治理面积大的县受非气候因子的影响显著高于治理面积小的县,表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试点县植被覆盖的增加.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2018年第24期|8774-8786|共13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利用与环境修复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049;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喀斯特; 植被指数; 生态系统生产力; 石漠化治理;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