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微地形改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微地形改造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摘要

干旱缺水和生境不良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生态改善面临困难.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遏制土壤侵蚀和土地退化态势,国内外许多重点地区都开展了多种微地形改造与下垫面整地措施,使得地表生境和植被状况得到一定改善.但微地形改造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研究仍严重滞后于实践的客观需求,许多关键效应和科学机理不明.系统梳理和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上开展的相关研究.认为微地形改造对土壤属性和微生境、降雨入渗和水蚀过程、植被恢复的效果及其生态服务功能发挥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并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同时指出当前微地形改造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科学分类标准有待系统化、实地量化技术相对滞后、微地形改造的水文效应有待强化、影响植被恢复的机理不明等若干重要局限.建议应进一步加强微地形改造的分类体系研发、发展微地形改造方式的定量刻画技术;设立野外定位站,跟踪监测其长期效应,并加强不同微地形改造措施的生态环境效应对比,为科学筛选和优化下垫面改造技术、服务区域生态改善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13年第20期|6462-6469|共8页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5;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微地形改造; 植被恢复; 生态建设; 水文过程; 下垫面;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