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生态学报》 >漓江水陆交错带典型立地根系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漓江水陆交错带典型立地根系分布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摘要

研究根系与土壤关系是发掘河岸带生态退化等问题内在原因的重要途径.在漓江流域水陆交错带选取缓坡、陡坡、江心洲、人工岸坡4种典型立地类型,对不同土层深度的根长密度、根系生物量、比根长,以及根系特征与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漓江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植被恢复、植被配置、快速绿化材料选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同一立地类型0-10 cm土层和10-20 cm土层比根长差异性不显著.0-10 cm到10-20 cm土层,各立地类型根长密度和根系生物量密度均减小,但不同立地类型根长密度和根系生物量密度的差异程度逐渐缩小,表明地形、地表植物类型及生长状况对根长密度分布的影响也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细根根长和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性显著,分布规律为人工岸坡>陡坡>江心洲>缓坡;土壤全氮含量从大到小依次是人工岸坡、陡坡、缓坡、江心洲,其值分别为:3.12、2.33、1.56、1.32 g/kg;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江心洲和缓坡有效磷含量远远大于人工岸坡和陡坡,原因是漓江水长期受人为洗漱影响,导致受江水干扰大的立地类型有效磷含量高.(3)根长密度、比根长、根系生物量与有机质、全氮含量呈正相关,与有效磷含量呈负相关,说明土壤根系越丰富,越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但遏制了土壤有效磷.细根长度、生物量与根长密度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正相关,与根系生物量密度呈负相关.

著录项

  • 来源
    《生态学报》 |2014年第8期|2003-2011|共9页
  •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漓江; 水陆交错带; 根长密度; 比根长; 根系生物量密度; 土壤性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