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西北植物学报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摘要

采用重要值、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Pielou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对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不同年限退耕地自然恢复的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退耕地在50a自然恢复过程中共出现植物34种,14科,其中灌木6种,草本28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17.65%和82.35%;藜科(8种)、禾本科(6种)、蒺藜科(4种)植物占总物种数的52.94%.(2)研究区退耕后50a植物群落演替经历为:田旋花→藜→苦苣菜→骆驼蒿→骆驼蓬→盐生草→黑果枸杞→红砂→盐爪爪的演替过程.(3)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随退耕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出波动式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均匀度指数则呈现出在退耕初期(1~5a)先下降然后呈波动式上升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群落物种组成逐渐减少,植物群落演替向前发展的大致经历分为4个阶段:退耕1~5a为一年生草本和宿根植物迅速恢复阶段,退耕5~15a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向多年生草本演替阶段,退耕15~30a为多年生草本向多年生灌木演替阶段,退耕30~50a为多年生灌木植物稳定阶段.

著录项

  • 来源
    《西北植物学报》|2013年第7期|1459-1464|共6页
  • 作者单位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与风沙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与风沙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与风沙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与风沙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与风沙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与风沙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与风沙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甘肃省荒漠化防治与风沙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7330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群落演替;
  • 关键词

    石羊河下游; 退耕地; 物种多样性; 自然演替;

  • 入库时间 2022-08-18 09:24:2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