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作物学报》 >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夏玉米产量与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解析

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夏玉米产量与肥料利用效率的差异解析

         

摘要

于2017-2018年在泰安、淄博和烟台,根据生产调研和各地夏玉米高产经验,在同一地块综合设置了超高产栽培、高产高效栽培和农户栽培3种栽培模式,分别模拟超高产生产水平(SH)、高产高效生产水平(HH)和农户生产水平(FP)3个层次.并分别设置不施氮(SHN0、HHN0、FPN0)、不施磷(SHP0、HHP0、FPP0)和不施钾(SHK0、HHK0、FPK0)的肥料空白处理.定量分析不同产量层次之间产量差及肥料利用效率差,探究产量差和效率差的影响因素及缩差增效途径.结果显示,当前山东省夏玉米SH、HH和FP的籽粒产量分别实现了光温潜力产量的68.13%、63.71%、53.22%.随着产量差距的增大,肥料利用效率降低.FP的N、P、K肥料利用效率分别为4.23、5.83、4.94 kg kg–1,SH的分别为3.84、4.64、2.97 kg kg–1.通过优化栽培措施后,高产高效管理模式能够较FP籽粒产量提升10.49%,N、P、K的肥料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7.07%、101.35%、57.65%,是实现产量与肥料利用效率协同提升的有效技术途径.对各产量水平进行产量性能分析发现,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平均叶面积指数和单位面积穗数明显提高,而穗粒数、平均净同化率和粒重则有所下降.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吐丝后干物质和N、P、K元素积累比例有增加的趋势.因此,在保持现有功能性参数不降低情况下,优化结构性参数是当前产量与资源利用效率协同提升的有效措施,今后高产高效应更加注重生育后期群体结构性能的优化.

著录项

  • 来源
    《作物学报》 |2019年第10期|1544-1553|共10页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 /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东泰安 27101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夏玉米; 产量差; 肥料利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