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作物学报》 >9000 kg/公顷小麦施氮量与生理特性分析

9000 kg/公顷小麦施氮量与生理特性分析

         

摘要

在本试验生产条件下和施氮量范围内, 具有9000 kg/hm2产量潜力的品种鲁麦22与7500 kg/hm2产量潜力的鲁麦14相比较, 鲁麦22品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 开花后旗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长, 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和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活性高, 标记旗叶的14C同化物滞留在标记叶中的比例少、向籽粒分配的比例大, 籽粒产量高. 利用15N同位素的研究结果表明, 鲁麦22品种的较高施氮量处理对肥料氮的利用率高. 研究认为, 210~270 kg N/hm2为黄淮冬麦区小麦由高产(7500 kg/hm2)向超高产(9000 kg/hm2)过渡并可获得9000 kg/hm2产量的高产高效施氮量.

著录项

  • 来源
    《作物学报》 |2003年第1期|37-43|共7页
  •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部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泰安,271018;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麦;
  • 关键词

    冬小麦; 9000 kg/hm2; 施氮量; 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