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浙江农业学报》 >菌根真菌协同死谷芽孢杆菌抑制棉花黄萎病

菌根真菌协同死谷芽孢杆菌抑制棉花黄萎病

             

摘要

利用温室盆钵实验,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和死谷芽孢杆菌(Bacillus vallismortis,HJ-5),研究AMF协同HJ-5控制棉花黄萎病的效果,并通过液相色谱法、馏分平板对峙法探析协同抗病的原因.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AMF和HJ-5在控制棉花黄萎病方面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发病率下降50.82%,地下部干重增加125.00%,根际HJ-5数量增加23.80%.液相色谱分析表明,HJ-5分泌伊枯草菌素(iturin A)和表面活性素(surfactin)2种抗病性脂肽类物质.双接种AMF、HJ-5,棉花根际伊枯草菌素和表面活性素含量分别比HJ-5单处理增加13.38%和11.27%.接种AMF促进了植株地下部生长和HJ-5在棉花根际的定殖,并分泌更多的抗病类物质,是AMF与HJ-5协同抗棉花枯萎病的重要机理.

著录项

  •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2018年第6期|1008-1015|共8页
  •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230001;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230001;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230001;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230001;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230001;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230001;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230001;

    南京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210095;

    安徽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省农田生态保育与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

    安徽 合肥230001;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病害;
  • 关键词

    植物病害; 经济作物; 伊枯草菌素; 表面活性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