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期刊> 《西北农业学报》 >不同发酵方式和保存方法对3种生防菌活菌量的影响

不同发酵方式和保存方法对3种生防菌活菌量的影响

         

摘要

为明确3株优良生防菌SC11、153、FO47在不同发酵方法和保存条件下活菌量变化规律,采用活菌平板计数法,测定3种生防菌12个月内活菌量变化及3种生防菌粉剂发酵初期和12月保存期后对茄子黄萎病的温室盆栽防效.结果表明,SC11、153和FO47菌粉于4℃密封保存12个月后活菌量与其初始活菌量差异不显著(P<0.05);FO47菌粉在4℃保存12个月后活菌量高于初始活菌量(P<0.05);3种生防菌发酵液初始活菌量较菌粉低1~2个数量级,在保存期60 d内活菌量急剧下降,第6个月时接近于0.3种生防菌粉存放12个月后对茄子黄萎病仍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说明,固体发酵菌粉可以得到较高数量级的初始活菌量,3种生防菌菌粉4℃密封保存12个月后活菌量及抑菌活性不变,且FO47菌粉活菌量略有上升;发酵液不利于生防菌的长期保存.

著录项

  •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2014年第9期|141-146|共6页
  • 作者单位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

    陕西杨凌712100;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生物防治;侵(传)染性病害;
  • 关键词

    生防菌株; 发酵菌粉; 发酵液; 保存期;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获取原文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