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6h】

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甲状腺良性结节热消融治疗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引言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甲状腺结节微波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临床应用

引言

一、材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甲状腺恶性结节热消融治疗的初期研究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4.结果

5.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1)评价热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安全性,并得出更全面可靠的循证医学数据;(2)评价甲状腺热消融术后即刻超声造影判定甲状腺结节消融疗效的临床价值;(3)评估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方法:(1)自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之间就诊于参与本多中心研究的13家医院并采取超声引导下经皮热消融(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激光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患者共计788例(1018枚病灶)。结节平均直径2.77±1.45cm(范围:1.0cm-8.3cm),平均体积为8.55±15.43ml(范围:0.11-210.87 ml)。根据所在医疗机构不同分别采取射频、微波2种热消融技术进行消融治疗,术前及术后按照统一标准对结节大小、血流、消融彻底情况进行评估,并计算结节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dio,VRR)。(2)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187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消融治疗患者,并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被分为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组及超声(ultrasound,US)组。US组消融术后不进行即刻CEUS,CEUS组术后立即行CEUS。随后分析两组间对血流及消融区范围的显示情况。(3)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16例,共19枚病灶。肿瘤平均体积0.21±0.30ml(范围:0.02-1.09ml),平均直径0.87±0.50cm(范围:0.4-2.0cm)。所有患者均行扩大范围消融并结合内分泌治疗。
  结果:(1)随访1-24个月,分别采用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治疗病灶数量分别为434枚、578枚及6枚。1018枚病灶平均体积由初始时8.55±15.43ml减小至末次随访时1.92±3.29ml,得到VRR[中位数(四分位间距)]按照时间分段分别为:1-3月:40.2(35.8)%,3-6个月:73.6(35.8)%,6-12个月:94.1(31.5)%,12个月-随访最后阶段总缩小率:77.8(32.6)%。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为9.77%。(2) CEUS组与US组共计187枚病灶均顺利完成微波消融治疗。共有178枚(95.2%)病灶1次治疗达完全消融,9枚(4.8%)病灶经2次治疗达完全消融。CEUS组中有2个病灶进行了补充治疗,而US组中有7个病灶进行了补充治疗。CEUS组消融区血供显示效果确切的例数明显优于US组(P<0.001),CEUS组中所有病人血供情况均显示确切(121/121); US组消融区血供显示不确切的例数占到本组例数的22.7%(15/66)。(3)消融术后体积由原来的0.21ml扩大到术后的1.25ml,随访过程中体积逐渐缩小,直至最末次随访缩小至0.05ml(P<0.001)。2个肿瘤治疗后末次随访超声中完全无法显示,自结节末次消融至术后6个月便有结节完全消失;3个肿瘤仅留下针道影,1名患者术后发生疑似新病灶行补充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患者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结论:(1)热消融治疗可以有效缩小甲状腺结节体积,甚至使结节彻底消失,相比手术切除不仅美观,而且并发症及副作用发生率低。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的大样本研究可为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热消融治疗提供标准化的治疗指南及可靠准确的循证医学证据。(2)术后即刻CEUS对于血流评估优于US,显示消融区范围更清晰准确,可作为即刻判定甲状腺结节消融局部疗效方法之一。(3)对于治疗体积较小、分级分期较早、未发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分化程度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MWA治疗安全、有效、可重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