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6h】

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治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与硬化性胆管炎的鉴别诊断以及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第二部分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术前SUVmax值的预后价值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探讨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及硬化性胆管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2、探讨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临床分期分型及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作用。
  3、探讨18F-FDG PET/CT对于判断肝门部胆管癌预后生存情况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1、(1)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二科行健康体检者、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全身显像检查,并经术后病理或影像学检查证实诊断。(2)对所有病例的PET/CT显像结果以及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Uptake Value,SUVmax)进行分析。并以SUVmax>3.5为病灶阳性的判定标准,判断PET/CT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价值。(3)将PET/CT显像结果结合病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进行肝门部胆管癌的联合诊断,如两者均为异常,则为联合诊断阳性(肝门部胆管癌)。(4)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收集2014年1月-2016年9月就诊于肝胆外二科行根治性手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其SUVmax值。采用Kaplan-Meier法对预后因素绘制生存曲线;利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与无瘤生存时间(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与SUVmax值及其他各预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1、(1)本研究共引入患者100例。18F-FDG PET/CT鉴别肝门部胆管癌与硬化性胆管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1.7%、80%、87.7%。(2)18F-FDGPET/CT及CA19-9联合鉴别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及硬化性胆管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60%、76.7%、65.5%。且两组患者在血清CA19-9值之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关于Bismuth-Corlette分型的准确率为81.8%(45/55),8例均为低估了肝内胆管的受侵范围,而剩余2例高估了胆管受侵范围。(4)18F-FDG PET/CT监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局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5%、72.4%以及79.2%。(5)18F-FDG PET/CT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可切除性评估与术中评估无显著差异。
  2、(1)本研究共引入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后的患者43例。高SUVmax患者术后OS与DFS均显著低于低SUVmax患者。(2) SUVmax是影响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OS及DFS的独立风险因素。
  结论:
  1、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与硬化性胆管炎的鉴别诊断当中具有显著意义。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较高。
  2、18F-FDG PET/CT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及肿瘤侵袭情况的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SUVmax是根治性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患者的预后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