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SR-GeneScan技术的家蚕起源与进化研究
【6h】

基于SSR-GeneScan技术的家蚕起源与进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资助

第1章文献综述

1.1 RFLP标记

1.2 RAPD标记

1.3 AFLP标记

1.4 SSR标记

1.4.1 SSR标记的原理

1.4.2 SSR标记的特点

1.4.3 SSR的类型

1.4.4 SSR的功能

1.4.5 SSR的分离及多态性检测

1.4.6 SSR技术的应用

1.5其他标记系统

1.5.1加锚微卫星寡核苷

1.5.2 CAPS

1.5.3 SNP

1.5.4 STSs

1.6几种常用分子标记的比较及技术确定

1.6.1几种常用分子标记的比较

1.6.2分子标记技术的确定

1.7分子标记在家蚕起源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1.7.1细胞学研究进展

1.7.2遗传学研究进展

1.7.3生物化学研究进展

1.7.4数量形质的比较研究进展

1.7.5分子标记研究在家蚕起源进化研究中的应用

第2章引言

2.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2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3章材料与方法

3.1材料

3.1.1实验材料

3.1.2主要试剂

3.1.3分析软件

3.1.4主要仪器与设备

3.1.5主要生化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3.2方法

3.2.1基因组DNA的制备

3.2.2模板DNA的扩增

3.3家蚕实验最佳取样量的方法

3.4 SSR分子标记技术中SM与位点数的关系研究

第4章研究结果与分析

4.1高质量家蚕基因组DNA的提取

4.2几种分子标记技术的比较分析

4.3引物筛选

4.4大规模基因组分析

4.5 SSR引物的扩增结果

4.6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4.6.1品种内的DNA多态性

4.6.2品种间的DNA多态性

4.6.3取样量的探讨

4.6.4 SSR位点数和两个品种间的SM相似系数关系

第5章讨论

5.1关于微卫星标记的扩增

5.2几种分子标记的比较分析

5.3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分析

5.4关于7个家蚕品种和安康野桑蚕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5.5家蚕、野桑蚕的遗传距离和遗传聚类

5.6家蚕起源分化

5.7关于最佳取样量

5.8 SSR等位点数和品种间的SM相似系数关系

第6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本论文采用PCR结合荧光半自动检测技术(GeneScan技术)对7个不同系统化性的家蚕品种和安康野桑蚕样品的11个微卫星座位进行基因组扫描研究。为家蚕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更好地利用家蚕的品种资源;并且探讨了下一步的最佳取样量。 主要结果如下:三种常用的分子标记(RAPD、AFLP和SSR)的比较分析:通过选取与前人做的RAPD和AFLP数据相同的材料,做了35个微卫星位点的数据,与RAPD和AFLP的数据做了一些遗传参数的比较和分析,结果是SSR标记有高的多态信息含量,比较适合于做亲缘关系的分析。在做进化分析所用的11个微卫星引物中有9个扩增效果较好,9个引物共检测出108个等位基因,每个引物扩增的结果在6-17之间,平均每个引物12个等位基因。对品种间和品种内的遗传分析:家蚕品中J106的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在所研究的材料中最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