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代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1840-1949)
【6h】

近代方剂学成就与特点研究(1840-1949)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1绪论

1.1引言

1.2概念界定

1.3中医方剂学发展概述

1.4前人对近代方剂学史的研究

1.5研究意义

2近代历史背景下的中医学

2.1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

2.2文化的变革与转型

2.3中西文化碰撞下的近代中医

3在继承的基础上创制新方

3.1疫病新方的创制

3.1.1白喉治疗方

3.1.2烂喉痧治疗方

3.1.3鼠疫治疗方

3.1.4霍乱治疗方

3.2温病新方的创制

3.2.1王孟英治温病方

3.2.2丁甘仁治温病方药

3.2.3何廉臣治温病方

3.2.4雷丰治时病方药

3.3内科杂病新方的创制

3.3.1中风治疗方

3.3.2虚劳治疗方

3.3.3肝病治疗方

3.3.4消渴及操证治疗方

3.3.5气机病治疗方

3.4其他科新方的创制

3.4.1妇科方

3.4.2外科方

3.4.3美容方

3.5戒烟方的创制

3.5.1扶正健脾化痰方

3.5.2消积润肺方药

3.5.3杀虫方药

3.5.4戒烟验方

3.5.5误吞鸦片方

3.6小结

4科技进步促进剂型改革

4.1传统剂型的改进

4.1.1汤剂的标准化

4.1.2子母丸——丸剂的进步

4.1.3膏剂

4.1.4新剂型的发展

4.2给药途径的扩大

4.2.1喉科外用方

4.2.2吴师机外用膏方

4.2.3其他给药途径

4.3成药的生产与应用

4.4古今、中外方剂剂量比

4.5小结

5时代的发展催化方书出版

5.1大型医方书的汇编

5.1.1《中国医药汇海》

5.1.2其他大型方书

5.2单验方类方书的编写

5.2.1单验方类立书的反复刊印

5.2.2单验方类方书方剂的分类特点

5.2.3传单形式的治病验方

5.3其他有代表性的方书

5.4小结

6中医方剂学学科的初步建设

6.1近代方剂学学科的设立

6.1.1建设学科广植人才

6.1.2医师资格考试

6.2方剂学教材的编写

6.2.1方剂学教材的分类与影响

6.2.2近代方剂学教材的特点

6.3小结

7西医学传入对方剂学的影响

7.1组方思想与模式的变革

7.1.1中西药合用的组方思想

7.1.2组方模式

7.2方名与方论中西医名词的使用

7.2.1方名中西合璧

7.2.2方论中西合参

7.3按西医疾病分科对方剂进行分类

7.4小结

8讨论

8.1中医方剂学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8.2吸收新知启迪后世

9结论

9.1近代方剂学的成就

9.2近代方剂学的特点

10结语

11致谢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文选择近代方剂学史为研究对象,从医学史的角度出发,对近代方剂学的发展进行文献整理和研究工作。本研究旨在从史料中挖掘出近代方剂学发展的线索,考察影响近代方剂学发展的内在和外部因素,探讨方剂学发展的规律,对方剂学发展过程中的事物或事件做出客观的评价,为当今方剂学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的学术意义主要在于二个方面,一是努力挖掘方剂学新资料,归纳、总结前人的临床经验和制方思路,为现代中医的临床应用与发展提供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二是方剂学史的研究,对于医学史研究,特别是学术专科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益于对方剂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动力等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在本文撰写的过程中,笔者阅读了近代社会背景的相关著作,学习了近代中医学各科的一些知识,对方剂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有所认识。笔者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二楼独本书库和四楼古籍书库中查阅了近代方剂学教材和讲义类书籍;著名的方书类著作以及相关的论著;有代表性的中药学著作;名家的医案和医话等。从史学的角度出发,对近代的方剂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本文的主体分为6章,分别为:近代历史背景下的中医学;在继承的基础上创制新方;科技进步促进剂型改革;时代的发展催化方书的出版;方剂学学科的初步建设;西医学传入后对方剂学的影响。本文重在探讨近代方剂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所表现出的重要特点;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客观分析社会、文化等诸因素对方剂学的影响。新方的创制近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近代医家在实践中探索,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从成功中提炼经验,同时也不断汲取外来医学的一些合理成分,对各种疾病和机体的认识更加全面而深刻,从而在治法处方上更加成熟,创制了一批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方。  结论  近代方剂学取得了较多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大量新方的创制、方剂新剂型的出现和制剂方法的改进、方剂学学科的初步建设三个方面。(1)近代方剂学最突出的成就是大量新方的创制。这些新方主要集中在疫病、温病、内科杂病、其他科疾病、戒除鸦片等方面。(2)方剂剂型创新,制剂方法改进方面成绩显著。主要表现在,传统剂型的制剂方法改进;一些传统剂型或吸收或采纳了西药的制作方法;新的剂型出现。近代成药出现大规模机械生产和商业化销售。吴师机扩大了膏药敷贴的应用范围,用薄贴膏药治疗百病。近代传统的剂量,两、钱、升渐被西方的克、毫升等所替代。(3)方剂学学科的初步建设。近代的中医院校建立之后,开设了包括方剂学在内的各门学科,并编写了专门的教材。这对后世方剂学学科的建设和现代的方剂学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借鉴意义。  近代方剂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1)继承传统,发展创新。近代验方著作的数量猛增。有些验方书得到多次的增订和印刷。近代出现了一些大型的医方书,如蔡陆仙主编的《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近代医方书的出版达到了历史的高潮,这和当时社会印刷业、出版业的兴盛,以及社会需要等诸因素有关。(2)吸收西学,探索新路。近代的中医方剂学吸收了西医知识,丰富和发展了自身的理论与临证运用,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创新的道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组方思想的革新,如中西药合用;在西医辨病的基础上,中医再辨证,确立某证型的主方,并在主方的基础上根据症状灵活化裁;组方模式的变革,近代新出现的组方模式可分为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西药制方,即运用辨证论治的理论组方;以及在西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药制方,即运用西医的药理、生理、病理等理论指导中医的选药组方;近代的方论出现了一些新现象,如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化成分来解释方剂的功效;用西医的理论来阐述药物的配伍;用西医知识来分析病因病机;方剂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扩大,还可使用于西医疾病的治疗;近代方剂的分类法中出现了按照西医的疾病分科的新现象;在方名中也首次出现了西医的病名和西药的名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