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行为人的身份与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
【6h】

行为人的身份与共同犯罪的定罪量刑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引言

第2章刑法上的身份

2.1刑法上身份的概念与特征

2.2相关国家身份犯与共同犯罪立法例及理论

2.3研究行为人的身份在共同犯罪中的意义

第3章行为人身份对共同犯罪定罪的影响

3.1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的定性问题

3.1.1关于无身份者与有身份者共同犯罪定性的主要学说

3.1.2对相关学说的评析

3.2无身份者能否成为纯正身份犯的共同实行犯问题

3.2.1关于无身份者能否成为纯正身份犯的共同实行犯的主要观点

3.2.2对相关观点的评析

3.3有身份者教唆、帮助无身份者实施纯正身份犯的定性

3.3.1关于有身份者教唆、帮助无身份者实施纯正身份犯定性的主要观点

3.3.2对相关观点的评析

3.4不同身份者共同实施犯罪的定性问题

3.4.1不同身份者实施共同犯罪定性的学说纷争

3.4.2对相关观点的评析

第4章行为人身份对共同犯罪量刑的影响

4.1量刑概述

4.1.1量刑的概念与特征

4.1.2身份对量刑的影响

4.2身份犯的量刑

4.2.1共同身份犯的量刑原则

4.2.2我国身份犯立法及共同身份犯量刑

第5章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理论界对共同犯罪与身份的问题众说纷纭,在各国的立法例上也差别悬殊。而共犯与身份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是不可回避的,我国刑法学界对此的探讨尚不充分,也远没有达成共识。刑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共犯与身份,概括来说主要是为了解决非身份者与身份犯共同犯罪时,此身份者与彼身份者共同犯罪时,应如何处理;其次说明当身份成为刑罚的加重或减轻的条件时,对非身份者应如何科处刑罚的问题。本文以刑法上的身份为切入点,从身份对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的影响两方面来探讨身份犯的定罪量刑问题。本文总体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在定罪上,普通共同犯罪的犯罪性质是由实行犯的行为性质决定的,坚持按照实行犯的行为性质来决定共同犯罪的性质来具体定罪;在有特殊主体参加的共同犯罪中,身份对定罪的影响体现在,当实行行为中,既有有身份者的实行行为,又有无身份者的实行行为时,身份的性质就使得整个共同犯罪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应该按照有身份者的行为性质决定整个共同犯罪的性质。在量刑上,身份对量刑的影响是:凡无特定身份者参与以特定身份为构成要件的犯罪的,以该罪的共犯论处,但要减轻其刑罚。在有身份者与无身份者共同实施普通犯罪行为的时候,身份只影响有身份者的刑罚轻重,对无身份者不产生影响。

著录项

  • 作者

    马德宪;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法律·刑法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利;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924.114;
  • 关键词

    共同犯罪; 定罪问题; 量刑问题;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