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6h】

中国股市财富效应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现实意义

1.1.3 理论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财富效应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财富效应的定义

2.2 模型的理论基础

2.2.1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2.3 股市与消费需求之间的传导机制

2.4 股市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分析

2.5 股票市场的替代效应

2.6 小结

第3章 实证分析

3.1 研究假设和模型建立

3.2 分析过程与结果

3.2.1 数据平稳性检验

3.2.2 协整分析

3.2.3 Granger因果检验

3.3 小结

第4章 对实证检验结果的分析

4.1 原因分析

4.1.1 上市公司的质量不高,缺乏可持续发腱能力

4.1.2 股市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4.1.3 股市不平稳,波动性较大

4.1.4 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

4.1.5 股市的运行机制有待健全

4.2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相关消费函数理论概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如何扩大我国居民的有效需求一直足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根据持久收入概念和生命周期理论,持续繁荣的股市,既增加公众财富,也增加市场信心,因而能够促进消费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当然,持续萧条的股市所形成的负财富效应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本文在理论阐述的基础上,采用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对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股价变化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甚微甚至为负,因此我国股市不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其原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股票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有限、股市替代效应大于财富效应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