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国债市场的波动性研究
【6h】

中国国债市场的波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债券市场的波动特征研究综述

1.2.2 债券价格隐含的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综述

1.2.3 债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变量研究综述

1.2.4 债券市场风险度量与管理研究综述

1.3 研究路线与思路

1.3.1 技术路线图

1.3.2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方法

1.4.2 结构安排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1 中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

2.2 中国国债市场的现状

2.2.1 国债发行方式与品种结构

2.2.2 国债交易方式

2.2.3 国债发行规模

2.2.4 国债市场的现券成交量

2.2.5 国债的市场比例与期限结构

2.2.6 国债市场的分割现状

2.3 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债市场的波动特征分析

3.1 波动率的聚类效应与杠杆效应分析

3.1.1 样本选取与统计特征分析

3.1.2 描述杠杆效应的模型与偏t分布

3.1.3 聚类性与杠杆效应的实证分析

3.2 波动率的长记忆性分析

3.2.1 HYGARCH模型

3.2.2 HYGARCH模型的参数估计

3.3 波动率模型的比较分析

3.3.1 风险价值及其相关检验

3.3.2 波动率模型的比较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债价格波动的内部风险因素分析

4.1 我国利率体系现状分析

4.2 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方法

4.2.1 Svensson模型

4.2.2 SV模型的拟合

4.2.3 利率期限结构的统计特征

4.3 内部风险因素分析

4.3.1 主成分分析

4.3.2 实证结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债价格波动的外部经济因素分析

5.1 经济变量对国债总指数波动的影响分析

5.1.1 计量模型

5.1.2 模型变量的选取

5.1.3 数据描述

5.1.4 实证分析

5.2 经济变量对不同代偿期的国债指数波动的影响分析

5.2.1 相关性分析

5.2.2 单位根检验

5.2.3 实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债市场的风险管理与政策建议

6.1 国债市场的风险管理策略

6.1.1 国债投资面临的风险

6.1.2 国债市场的市场风险度量

6.1.3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建议

6.2 国债市场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比较波动率模型的程序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的国债市场有其独特的一面,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我国利率波动越来越频繁,国债市场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我国债券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对国债市场的波动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为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和风险防范,还能为监管当局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本文从非有效市场的角度展开研究,在对我国国债市场的总体波动特征进行综合把握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的内部风险因素与外部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首先,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考察了国债的发行结构、市场的交易特征,考察了国债市场的分割现状,重点分析了银行间国债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在交易主体、价格形成机制、结算方式等方面的异同,指出了中国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为后续几章的实证研究提供现象描述与直观解释。
   其次,本文分析了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波动特征。无论是交易所国债市场还是银行间国债市场,杠杆效应并不明显,然而长记忆特征明显。利用失败率检验与动态分位数测试检验了模型预测的风险价值的精确程度,得出了t分布下的HYGARCH模型可以作为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波动模型,而偏t分布下的HYGARCH模型却更适合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结论。
   然后,本文利用银行间与交易所国债市场上国债价格隐含的Svennson模型的利率期限结构,抽取出1-20年的即期利率数据,比较了两个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异同。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出了四个风险因素可以概括利率期限结构的变动,但与成熟市场不同的是第一风险因素的解释贡献度在55%左右,并且不能被称为水平因素,政策因素可能是我国国债市场上的一个风险因素,同时分析了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接着,在了解了引起国债价格波动的内部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基于VAR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技术去考察外部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银行间国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上国债价格的短期动态影响。给出了各宏观经济因素对国债指数波动的影响程度,比较了两个市场的异同,结论显示国债指数收益率对CPI指标的冲击反应,呈现负相关关系,我国投资者对于通货膨胀风险的补偿要求较高。国债市场对来自股票市场波动冲击的反应较大,“跷跷板”效应明显,两者投资收益率此消彼长,我国国债市场投机风险较大。同时,还考察了各经济因素对不同代偿期国债指数的影响。从而从外部经济因素方面进一步了解我国银行间国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的特征。
   再次,在前面各章的分析结论基础上,本文分别度量了银行间国债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市场风险,并且为我国金融机构提出有效的国债市场投资风险管理策略,为政府机构提出有针对性的国债市场风险控制的政策建议。
   最后,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