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6h】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小企业的界定

1.1.2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2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目的

1.2.2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融资的概念和方式

2.1.1 内源融资

2.1.2 外源融资

2.2 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的理论解释

2.2.1 融资次序理论

2.2.2 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

2.3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论解释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3.2 价格歧视理论

2.3.3 融资成本理论

第三章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3.1 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分析

3.1.1 自身积累较少是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

3.1.2 外源融资渠道狭窄资金量过少

3.1.3 为了申请贷款中小企业之间互相做担保

3.1.4 中小企业信贷“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3.1.5 其它的融资渠道杯水车薪

3.2 中小企业融资的一般特点分析

3.2.1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特点

3.2.2 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特点

第四章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4.1 基于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分析

4.1.1 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4.1.2 淡薄的信用观念,偏低的信用等级

4.1.3 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以及财务管理不规范致使银行对企业资金的监督加大了难度

4.1.4 中小企业的贷款抵押难度较大

4.1.5 在我国中小企业担保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4.1.6 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高,抗风险能力较低

4.1.7 中小企业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也加大了融资难度

4.1.8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融资难度增大

4.2 基于中国金融体系的分析

4.2.1 商业银行在贷款中对中小企业尤其是私营中小企业的歧视

4.2.2 商业银行给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所产生的成本和风险都比较高

4.2.3 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原则不能满足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

4.2.4 由于银行风险管理加强了导致抑制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

4.2.5 对中小企业提供专门服务的金融机构缺乏

4.3 基于政府层面的分析

4.3.1 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与支持不够。

4.3.2 我国金融体系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

4.4 基于外部信用担保机制的分析

4.4.1 信用担保体制不完善

4.4.2 由于缺乏风险补偿的机制,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极弱

4.4.3 担保机构成为贷款风险的集结地

4.4.4 担保机构面临的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

4.4.5 目前的担保体系不利于资金配置的公平和合理

4.4.6 不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

第五章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政策建议

5.1 中小企业提升自身积累能力和企业素质

5.1.1 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5.1.2 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5.1.3 掌握融资新政策完善银企关系

5.1.4 建立中小企业多层次的直接融资体系

5.1.5 中小企业信用等级的提高

5.2 改革金融制度,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5.2.1 改善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5.2.2 发挥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作用

5.2.3 考虑筹建政策性中小企业信贷银行

5.3 加强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

5.3.1 建立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

5.3.2 健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5.3.3 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评估体系

5.3.4 完善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平台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民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中小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诸多瓶颈问题,其中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直接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主要从理论上分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首先,明确了中小企业是指自主经营、独立所有、规模较小、在市场上没有支配能力的经济体;其次,进一步阐述了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政策含义,其中重点强调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第二章是文献综述,简单说明了主要的融资模式,融资理论介绍了两部分:一是对于企业融资行为的文献综述,包括企业融资次序理论和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二是对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理论综述,包括信息不对称理论、价格歧视理论以及融资成本理论。第三章是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详细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现阶段的融资能力,中小企业自身积累有限,银行的贷款额度很难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资金的要求是不同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最佳的融资决策。第四章主要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首先是企业自身的原因,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不足,信用观念单薄,治理结构不规范导致加大了担保难度,较高的经营风险使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其次是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由于中小企业贷款程序复杂,成本较高,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很难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最后,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第五章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本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第一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信用等级。第二改革金融制度,筹建政策性中小企业信贷银行。第三建立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体系,政府采取多种支持方式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融资。最后一章是结论,提出了要想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要通过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不断壮大,为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发挥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