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6h】

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的随机对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文献综述(一) 失眠症的心理及人格因素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二) 失眠症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方案设计

3 疗效评价与观察

4 研究流程

5 治疗方法介绍

6 统计分析

结果

1 基本情况描述

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析(PSQI)

3 SPIEGEL量表

4 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症状评分

5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失眠症与精神心理及人格因素

2 心理治疗联合药物的干预方法

3 温胆宁心颗粒的疗效

4 TIP睡眠调控技术有效性

5 艾司唑仑疗效

6 研究存在的问题

7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附件1 PSQI相关知识

附件2 SPIEGEL量表

附件3 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症状评分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240例心胆气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①中药组、②中药+心理组、③西药组、④西药+心理组,每组60例。中药组服用温胆宁心颗粒,一次6g,一日3次;西药组每晚睡前约半小时服用艾司唑仑片1-2片(1mg/片),治疗期间可根据病情调整剂量;中药+心理组在服用温胆宁心颗粒基础上再配合TIP睡眠调控技术(2次/周)进行治疗;西药+心理组是在服用艾司唑仑片的基础上再配合配合TIP睡眠调控技术(2次/周)进行治疗。疗程4周。观察治疗前后PSQI量表、SPEIGEL量表及心胆气虚症状评分量表。
   结果:
   1、PSQI量表评定
   组间疗效比较:PSQI治疗4周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29.63%,中药+心理组总有效率为44.23%,西药组总有效率为11.11%,西药+心理组总有效率为28.57%。四组比较在治疗治疗4周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6),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中药+心理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中药+心理组疗效优于西药组;西药组与西药+心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25),西药+心理组疗效优于西药组。
   组间PSQI评分减分率比较:四组PSQI评分减分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0),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中药+心理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中药+心理组疗效优于西药组;西药组与西药+心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5),西药+心理组疗效优于西药组。
   组间治疗前后PSQI评分变化比较:治疗前各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4),基线无显著差异;治疗4周后,四组评分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31);治疗前后四组评分变化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3),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4),中药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中药+心理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中药+心理组疗效优于西药组;西药组与西药+心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7),西药+心理组疗效优于西药组。
   2、SPIEGEL量表评定
   组间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各组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中药+心理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中药+心理组优于西药组;西药+心理组与西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3),西药+心理组优于西药组。治疗前后各组总分变化情况比较,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251)。
   3、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症状评分评定
   组间症状评分有效率比较:治疗4周后,中药组总有效率为55.56%,中药+心理组总有效率为55.77%,西药组总有效率为37.78%,西药+心理组总有效率为60.71%。西药组与西药+心理组在治疗4周后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西药+心理组优于西药组。
   组间症状评分减分率比较:各组心胆气虚症状评分减分率差异有显著性(p=0.004),具有可比性;西药+心理组与中药+心理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9),西药+心理组减分率高于中药+心理组;西药+心理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西药+心理组减分率高于西药组。
   组间症状评分变化比较:治疗后各组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35);西药+心理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6),西药+心理组优于西药组。治疗前后各组评分变化情况比较,四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0);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36),中药组优于西药组;西药+心理组与西药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2),西药+心理组优于西药组。
   结论:
   1、本研究提示四种干预方法对心胆气虚型失眠症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的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的疗效;温胆宁心颗粒疗效优于艾司哗仑疗效。
   2、本研究提示四种干预方法对心胆气虚型失眠症症状有不同的改善作用。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药物治疗对症状改善更为有效,西药组改善情况最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