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的可借鉴性研究
【6h】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模型在我国的可借鉴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理论基础

2.1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定义

2.2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成因

2.3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管理技术

第3章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理论分析

3.1 Z-评分模型

3.2 Credit Metrics模型

3.3 Credit Risk+模型

3.4 CPV模型

3.5 KMV模型

第4章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实证研究

4.1 Z-评分模型实证研究

4.2 KMV模型实证研究

4.3 实证分析总结

第5章 总结与政策建议

5.1 总结

5.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matlab代码

附录B 实证数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和深入,其管理也获得了商业银行的日益关注。如何识别并合理度量信用风险,成为商业银行积极制定经营战略并准确定位目标客户的重要课题。与此同时,巴塞尔协议Ⅱ也推动了商业银行针对信用风险现代化度量方法的研究,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经过长期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管理模式己渐渐从主观判断转变为数量化管理。但与西方相比,我国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方法上仍较为落后,我国应合理借鉴西方成熟的度量模型并运用到实践中。由于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差异,这些模型不一定能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对西方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得出其在我国是否可借鉴的结论相当重要。
  本文首先介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定义、成因以及管理步骤,随后重点关注西方具有代表性的成熟的五种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即 Z-评分模型、Credit Metrics模型、Credit Risk+模型、CPV模型和KMV模型。通过分析这五种模型的优缺点,得出Z-评分模型和KMV模型在我国具有较大借鉴价值的结论。随后,本文通过选取两组对照样本,运用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和中国证券市场的相关数据,针对Z-评分模型和KMV模型做出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这两个模型在我国都能较好地对具有违约风险的企业和不具有违约风险的企业进行辨别,在我国可借鉴性较强。最后,本文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针对如何改进我国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现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