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373例肾癌住院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6h】

373例肾癌住院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概述

2 肾癌的分类、分级与分期

3 肾癌的治疗

4 预后

综述二 肾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 历史沿革

2 病因病机

3 治疗

4 现代中药研究

5.述评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病例来源

2.病例选择

3.研究方法

结果

1 性别与年龄

2 肾癌中医辨证证型

3 证型分布相关性

4 证型与预后相关性

1 一般信息分布

2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3 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性研究

4 中医证型分布的预后相关性分布

5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分析我院近十五年(2001年01月01日~2015年12月31日)373例肾癌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用药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病案室中选取200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以“肾恶性肿瘤”为第一诊断出院的住院肾癌病例,每次入院记录作一次。将病历信息录入EXCEL数据库。记录项目包括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家族史、主诉、入院症、舌象、脉象、中医病名及证型诊断、西医诊断、入院时间、病理类型、治疗方式(是否行手术、化疗、放疗或生物免疫治疗)、住院时间、KPS评分、转移情况、肿瘤分期、是否死亡病历。录入完成后,由双人负责数据核对,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后得出有效病例373例。
  初步统计373例肾癌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由于原始资料的时间跨度较长、辨证标准不统一等,共得出辨证分型的原始证型105个,经规范及合并后仍有证型82种,出现频次较多的证型有脾肾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等。由于原始证型分类过多、辨证诊断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后续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故依据临床实际及相关诊疗标准,重新拟定肾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以患者当次入院记录中的临床症状及舌脉为依据,进行重新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分型以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肿瘤中医诊疗指南》中肾癌的辨证分型标准为主要依据,同时参照郁仁存主编的《中医肿瘤学》、林洪生主编的《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周岱翰主编的《中医肿瘤学》以及周仲瑛主编的《中医内科学》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中肾癌的辨证论治,拟定中医辨证诊断标准。以患者入院记录中的临床症状及舌脉为依据,具备主症2项,兼症3项及以上者方可诊断。由我院2名硕士研究生严格依照所拟定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别独立进行辨证,两人辨证结果不一致或对辨证结果有异议者,交由导师裁决。
  使用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当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经统计,373例病历中,男性245例(占65.7%),女性128例(占34.3%),男∶女=1.9∶1,同肾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符合。入院年龄最小23岁,最大90岁,平均63.65岁,中位年龄65岁。其中以70~79岁、60~69岁、50~59岁三个年龄段的患者最多,各年龄组之间的性别分布无显著差异。
  2.在入选的373例肾癌患者中,有肿瘤家族史的占12.6%,无家族史或不详者有占87.4%。从2001~2015年,我院肾癌患者每年入院人数不断增长,尤其近三年来,增长尤为迅速,且无明显季节性差异。在不同的治疗方式中,经手术的有75.1%,未手术的为24.9%。经生物免疫治疗的占58.7%,未行生物免疫治疗的有41.3%。有化疗史的18.5%,无化疗史的为81.5%。不同病理类型的分布,透明细胞癌占59.0%(220例),乳头状癌为3.8%(14例),嫌色细胞癌0.5%(2例),集合管癌0.8%(3例),混合型(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理类型)4.3%(16例),其他类型9.4%(35例),病理检测未做或不详者为22.3%(83例)。住院时间,最短者1天,最长者95天,平均26.44天,中位住院天数为26天。其中以住院15~28天者最多,占48.0%;其次为住院29~42天者,达31.1%。373例肾癌患者中KPS评分缺失127例,现有246例评分中,最低为30分(1例),最高为100分(26例),出现最多的分别是90分(77例,占31.3%)、80分(65例,占26.4%)、70分(34例,占13.8%)。373例患者中,有333例发生了转移(占89.3%),转移部位以肺(263次,70.5%)、骨(102次,27.3%)、淋巴结(90次,24.1%)、肝(84次,22.5%)为最多见。不同肾癌分期的分布,Ⅰ期占2.7%,Ⅱ期占2.4%,Ⅲ期占3.8%,Ⅳ期占96.5%为最多,还有3.5%的患者分期不详。373例肾癌患者中,属于死亡病历的有9.1%,非死亡病历占90.9%。
  3.本研究中,373例肾癌患者的辨证分型情况为:脾肾两虚型56.3%、阴虚内热型25.2%、瘀血内阻型10.2%、湿热蕴毒型8.3%。经统计学分析,各中医证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脾肾两虚型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阴虚内热型。
  4.本研究通过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间、病理类型、治疗方式、病程与各个中医分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中的证型分布有显著差异(x2=9.559,P=0.023<0.05),男性与女性均以脾肾两虚型和阴虚内热型为多见。女性患者瘀血内阻型多于湿热蕴毒型,而男性患者的两者分布相近。各年龄组的中医证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x2=18.751,P=0.017<0.05)。有趋势显示,40岁以前的患者阴虚内热和瘀血内阻所占比例较多,而40岁以后,脾肾两虚型患者比例上升。80岁以后,脾肾两虚型比例减少,而阴虚内热型比例再次增多,可能与人体的阴阳消长规律有关。无论有无家族史,其中医证型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x2=0.792,P=0.851>0.05)。不同入院时间的中医证型的分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x2=5.368,P=0.801>0.05)。透明细胞癌与非透明细胞癌的中医证型分布没有显著差异(x2=5.312,P=0.504>0.05)。有趋势显示,经过手术治疗的患者,其湿热蕴毒型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未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2.028,P=0.567>0.05)。而经过化疗后的患者,其阴虚内热型患者的比例显著增高,瘀血内阻型和湿热蕴毒型所占比例有所降低。经过生物免疫治疗的患者瘀血内阻型患者所占比例则显著增高,两者均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x2=10.742,P=0.014<0.05;x2=21.842,P<0.001)。373例肾癌患者中,从肾癌的发现或手术到此次入院,其病程时间最短者半月余,最长者二十余年。不同病程的肾癌的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11.882, P=0.22>0.05)。
  5.在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中,不同住院时间与中医证型的分布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x2=0.526,P=0.913>0.05)。不同KPS评分组间的肾癌证型分布无显著差异(x2=1.006,P=0.605>0.05)。无论转移与否,其中医证型的分布不具有显著差异(x2=6.847,P=0.077>0.05)。不同的分期的中医证型的分布有显著差异(x2=9.925,P=0.019<0.05)。死亡与非死亡患者的肾癌证型分布无显著差异(x2=3.948,P=0.267>0.05)。
  6.有趋势显示,预后比较差的患者,虚证往往更加明显,其脾肾两虚及阴虚内热型所占比例要高于预后较好的患者。而在预后较好的患者中,实证往往要更加明显,其瘀血内阻型与湿热蕴毒型所占比例要略高于预后较差的患者。例如住院时间>42天的患者,其脾肾两虚型比例高于住院时间在42天以内的患者。发生肿瘤转移的患者中,其脾肾两虚型所占比例也高于未转移患者中脾肾两虚型的比例。KPS≤40分的患者,其阴虚内热型所占比例明显升高。而死亡病例中,脾肾两虚和阴虚内热型所占比例均高于非死亡患者中脾肾两虚型和阴虚内热型所占比例,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
  1.肾癌患者各个证型之间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脾肾两虚型>阴虚内热型>瘀血内阻型>湿热蕴毒型。
  2.无论有无家族史,其中医证型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入院时间,中医证型的分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的治疗方式,肾癌的中医的证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
  3.不同病理类型、不同住院时间、不同卡氏评分及死亡与否,中医证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
  4.有趋势显示,预后比较差的患者,虚证往往更加明显;而在预后较好的患者中,实证往往要更加明显。
  5.研究结果提示肾癌以正气内虚为本,气、痰、湿、热、瘀、毒胶结为患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理变化过程,初期以邪实为主,后期以正虚为主,首先累及阳虚,其次阴阳两虚,直至阴阳离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