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发展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
【6h】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发展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点

1.5 本文结构

第2章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

2.1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2.2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第3章 我国居民储蓄情况及储蓄动机概述

3.1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情况概述

3.2 我国居民储蓄动机及高储蓄率原因

第4章 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影响的理论分析

4.1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

4.2世代交叠模型

4.3货币需求理论

第5章 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影响的实证研究

5.1模型设计

5.2实证模型的估计与检验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第7章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起,居民储蓄在我国一直维持高位,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居民总储蓄率已经达到50%左右,并在高位波动。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在2013年冲破了40万亿元大关,达到世界首位。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一大动力,亦作为与储蓄相对的另一面,受制于高储蓄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本文致力于研究社会养老保险体制发展对居民储蓄产生的影响。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选题背景、文献综述和本文的创新点及写作方法;第二部分描述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历程及现状;第三部分主要描述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第四部分对养老保险与储蓄关系的相关理论进行说明;第五部分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养老保险体制发展对居民储蓄的影响;第六部分分析实证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最后一部分指出本文存在的不足。
  通过实证检验,本文分析得出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和替代率的提升能够减少居民储蓄,促进消费的结论,并由此结论得出,我国应该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使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工、个体从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的作用增强,同时加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普及程度,使多种养老保险制度得到对接,并加强社会养老保险给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