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动研究
【6h】

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主要内容

1.4 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人力资本相关理论

2.2 教育收益率的相关研究

2.3 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趋势研究

2.4 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及变动趋势的研究

2.5 小结

第3章 模型与数据描述

3.1 变量描述

3.2 模型介绍

3.3 数据描述及分析

第4章 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动分析

4.1 高等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的分析

4.2 稳健性分析

第5章 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差异性分析

5.1 高等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变动

5.2 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年龄差异变动

5.3 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变动

5.4 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学历差异变动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整理分析了研究教育收益率的文献,运用实证的分析方法,使用1988年、1995年、2002年、2008年和2013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分别用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以及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相结合的方法估计了高等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旨在解决明瑟模型中的遗漏变量偏误和样本选择偏误,并比较了高等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地区差异和学历差异。1988年、1995年、2002年、2008年和2013年我国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分别为22.93%、38.43%、59.67%、83.21%和71.41%,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动趋势。2013年高等教育收益率的下降有劳动者需求、供给方面的因素,同时也有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
  分性别来看,男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1988年到2008年平稳上升,2013年有所下降。女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在1988年到2008年波动较大,且1988年和2008年两年间的数值差异不大,2013年有上升趋势。且除了1995年,女性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在其他几年均高于男性。分年龄来看,40岁以上和40岁及以下的劳动者高等教育收益率在1988年到2008年均呈增长态势,40岁以上的劳动者高等教育收益率2013年略微比2008年高,40岁及以下的劳动者2013年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在2008年的基础上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分地区来看,东中西三大地区在1988年到2008年的高等教育收益率有曲折中上升的趋势,2008年到2013年均出现了下降趋势。2013年中部地区的高等教育收益率最高,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分学历来看,本科及以上学历和专科学历劳动者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在1988年到2008年有上升的趋势,且2013年在2008年的基础上有所下降。1988年和1995年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者的高等教育收益率显著高于专科学历劳动者,2002年和2008年二者数值相近,2013年专科学历劳动者的教育收益率高于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
  最后,基于本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主张,以提高高等教育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优化劳动力市场。

著录项

  • 作者

    张乐;

  •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授予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学科 数量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芸;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收益率; 劳动者需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