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林时钟大类资产配置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6h】

美林时钟大类资产配置理论在中国资本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资产配置理论演变的综述

1.2.2投资时钟发展的综述

1.2.3美林时钟有效性的争议

1.3 研究方法

1.4内容及结构

1.5论文创新

1.5.2周期划分将严格遵循原理论

第2章美林投资时钟理论

2.1 美林投资时钟理论简述

2.1.1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的结论

2.1.2美林时钟理论的关键

2.2 美林时钟在美国的后向检验

2.2.1 划分经济增长的波峰和波谷

2.2.2划分通胀周期的波峰和波谷

2.2.3划分美林时钟的四个阶段

2.2.4美林时钟各阶段资产回报率

2.3 美林时钟在中国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3章中国市场的周期划分和收益统计

3.1 实证指标的选择

3.1.1周期划分指标的选择

3.1.2大类资产收益率指标的选择

3.2产出缺口的估计

3.2.1 HP滤波法模型

3.2.2产出缺口估计过程

3.3 中国市场的后向检验

3.3.1 经济增长周期的划分

3.3.2通胀水平周期的划分

3.3.3划分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3.3.4各阶段资产回报率

第4章统计检验

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4.1.1单因素方差分析介绍

4.1.2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4.2 配对T检验

4.2.1配对T检验方法

4.2.2配对T检验结果

4.3统计结果的解释

4.3.1 未通过统计检验的探讨

4.3.2各阶段资产收益“异常”解释

4.3.3背后原因探讨

第5章总结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美林时钟自2004年提出后,成为指导大类资产配置的明珠,在策略研究市场一时风靡。其通过判断经济周期而对资产组合进行动态调整的实操性,可以使得投资组合更好地分散风险而抵御经济周期的波动带来的冲击,是众多投资者实践性很高的投资理论。但市场对其偏好自2012年后有所转变,不少业界人士指出美林时钟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指导已经失效。因2012年以来,中国先后经历2013年“钱荒”、2015年上半年股市大牛、2015下半年至2016年初债市牛市和2016年大宗商品牛市,市场认为在美林时钟的思想下,中国应先后经历滞涨、复苏、衰退和过热,与正常周期轮动出现严重背离。面对市场纷繁复杂的声音,笔者对美林时钟理论对大类资产的配置进行了详细学习和探究,试图从美林时钟的思想本质出发,探求美林时钟对大类资产配置的指导在中国是否依然有效。
  首先本文谨遵美林时钟关于经济周期划分使用的指标,尤其是产出缺口这一指标,笔者采用国际接受度最高的HP滤波法得进行产出缺口季度估测,进一步地结合CPI同比指标将中国2004年至今的数据进行周期划分。其中主要针对2011年以后中国低通胀水平下的CPI走势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以说明本文划分的标准。
  其次对中国资本市场数据进行后向检验,在每一阶段计算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的平均收益率水平,与美林时钟理论中推荐的最优资产表格进行对比,发现与理论完全吻合。这里各收益率指标分别采用中债综合指数、沪深300指数、南华综合指数和3个月期SHIBOR。同时统计区间受SHIBOR数据的可获得性、周期划分完整性的影响,选取了2007年4月至今的所有区间进行统计计算。
  接着针对前述每一大类资产在不同阶段的平均收益率数组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实证区间内债券、大宗商品和现金可以在99%的显著性水平下被认为其收益率随周期变化而有明显变化,而股票不具有此特性。同时也对每一阶段最优和最差资产进行了配对T分析,得出在四个经济阶段均能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地认为有最差资产的结论。同时针对2012年后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现不如2007年4月至今的结果。
  最后本文对中国实证检验的结果进行了解释,详尽分析了统计检验背后出现异常的原因。进一步地,本文得出美林时钟在中国市场基本有效的结论,但要关注中国正处于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市场秩序完善和投资者理性教育都亟待加强,同时要理性认识到按照周期进行大类资产配置会出现错过某类资产短期牛市的可能,提出投资者可进行大类资产组合投资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