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并购对我国上市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的研究
【6h】

并购对我国上市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创新点

第2章文献综述

2.1融资约束的度量

2.1.2现金-现金流敏感性

2.1.3融资约束指数

2.2并购对融资约束的影响

2.3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相关研究

2.4文献述评

第3章相关理论与研究假设

3.1融资约束理论

3.1.1信息不对称理论

3.1.2代理理论

3.2并购对我国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路径分析

3.3研究假设

3.3.3并购对不同规模大小的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假设

3.3.4并购的产业相关性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假设

第4章研究设计

4.1模型设定

4.1.1基础模型

4.1.2拓展模型

4.2变量定义

4.3样本选择和数据选取

第5章实证分析

5.1描述性统计

5.2相关性分析

5.3回归分析

5.3.1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系数的存在性检验

5.3.2并购对民营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缓解效应的存在性检验

5.3.3规模不同的民营上市企业缓解程度实证分析

5.3.4并购的产业相关性对民营上市企业缓解程度实证分析

5.4稳健性检验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2.1消除限制民营经济发展的多种因素

6.2.2重视中小型民营公司的成长

6.2.3鼓励民营公司积极参与并购交易,选择合适的并购方式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我国迈步进入经济转型期,经济新常态的增长态势日益凸显。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部分产能过剩的行业,盈利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并购作为企业间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手段,预期可使企业逐步达到正常盈利水平,提高产业集中度。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并购重组活动日渐活跃,并购事件涉及的公司数量与金额不断上升。民营企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积极的参与到并购中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完善,企业普遍存在着“融资难”的情况。相比于国有企业,我国民营企业成立时间普遍较短,发展不成熟,且多为中小微企业,获得外部融资可能性较低,面临的融资难题更为严重。
  在学者们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上市民营公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作为衡量融资约束的指标,着重分析公司并购前后融资约束的变化情况。本文总样本为2010到2015年间发生并购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因我国特殊的国情,在研究中将上市民营公司和上市国有公司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本文假设。同时,本文分别从上市民营企业、并购事件两个角度进行分类,将上市民营公司按照资产规模大小、并购事件按照是否跨行业进行分组,更细致的研究并购和上市民营公司融资约束缓解效应间的关系。经过系列回归后,得出以下结论:(1)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即存在融资约束,且上市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程度较高;(2)并购后上市民营企业的融资约束得到了有效缓解;(3)规模较小的上市民营公司并购后缓解效应较好;(4)跨行业的并购行为更有利于缓解上市民营公司的融资约束。最后,将上述实证结果与上市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上市民营企业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