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投资者情绪、发行中介声誉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首日涨幅限制的创业板经验
【6h】

投资者情绪、发行中介声誉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首日涨幅限制的创业板经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研究方法

第2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2关于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文献综述

2.2.1投资者情绪指标的衡量相关理论

2.2.2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影响的相关理论

2.3.1承销商声誉相关理论

2.3.2会计事务所声誉相关理论

2.3.3发行中介联合声誉相关理论

第3章IPO抑价影响因素假设与模型构建

3.1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影响

3.1.1投资者情绪对市场的作用机制

3.1.2投资者情绪对IPO抑价的作用机理

3.1.3关于投资者情绪与IPO抑价的假设

3.2.1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中介机构声誉假说

3.2.2关于发行中介声誉与IPO抑价的假设

3.4样本选择与变量定义

3.4.1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4.2变量定义

3.5模型设计

第4章实证研究结果与分析

4.1描述性统计

4.1.1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实施前

4.1.2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实施后

4.2相关性分析

4.2.1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实施前

4.2.2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实施后

4.3多元回归分析

4.3.1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前

4.3.2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实施后

4.4本章小结

第5章结论与建议

5.1研究结论与相关建议

5.2论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5.3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创业板市场是我国重要的资本流通市场,创业板的成立主要是为了帮助具有创新能力或者正在高速发展的中小企业融资、重点是支持自主创新的创业型企业发展,同时也为风险资本退出市场提供保障,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服务产业的发展,让资本市场在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概况,之后对现有的IPO抑价理论、投资者情绪相关理论、发行中介声誉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新股上市的特征和制度发展的特点,选择出适合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研究理论基础,并提出相应假设,根据理论与假设构建回归模型以进行实证分析来反映投资者情绪、发行中介声誉与创业板IPO抑价程度三者的关系。本文选取2010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作为研究样本,将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制度的实施作为划分研究阶段的标准,利用SPSS19.0与Eviews7.2进行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分析、多重共线性检验与异方差检验,并将两个阶段的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对比来验证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制度实行的效果。
  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本文选取的代表创业板的所有研究样本,高涨的投资者情绪会加剧IPO抑价程度;较高的发行中介机构声誉尤其是承销商声誉对IPO抑价现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在投资者情绪比较低落时,发行中介声誉高低对IPO抑价程度的影响更强;通过对比上市首日涨幅限制实施前后两阶段的实证经验,本文发现上市首日涨幅限制的实行并未有效减少IPO抑价现象。这些实证经验也为日后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改善和IPO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提供了一定的指向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