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肾络癥瘕的生物学基础及肾炎防衰液的干预研究
【6h】

肾络癥瘕的生物学基础及肾炎防衰液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

综述一肾络癥瘕理论的学术渊源

综述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肾纤维化研究中的进展

综述三细胞外基质与肾小球硬化

第二部分理论探讨 从肾络癥瘕病机理论探讨中医药治疗肾纤维化的思路与方法

第三部分实验研究

前 言

实验一肾炎防衰液对5/6肾切大鼠的体重、血压、24h尿蛋白的影响

实验二肾炎防衰液对5/6肾切肾纤维化大鼠肾功能及形态学的影响

实验三肾炎防衰液对5/6肾切肾纤维化大鼠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实验四肾炎防衰液对5/6肾切肾纤维化大鼠的细胞外基质FN,LN的影响

结论

创新点

个人简历

致 谢

图 版一

图 版二

展开▼

摘要

目的根据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研究基础,结合中医络病和癥瘕理论,提出了肾络癥瘕病机理论。研究5/6肾切除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的病理机制,探讨肾络癥瘕致“肾络病”的病机及物质、结构基础,以肾炎防衰液作为载体,研究其治疗肾小球硬化的分子机制,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肾纤维化提供理论基础和动物实验的资料,实现中医药学的基础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实质性的链接。 方法1采用5/6肾切除的方法制备大鼠肾小球硬化的动物模型。于造模后17w采血,检测血清CRE、BUN含量;取大鼠肾组织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做HE染色、Mallory染色、六胺银和Masson染色。 2以正常大鼠做阴性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TGF、FN及LN蛋白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肾组织CTGF表达;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肾组织CTGF蛋白含量。 3造模结束后,将大鼠随机分成8组:A正常大鼠作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灌胃),B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C模型组(生理盐水代替药物灌胃),D阳性药治疗组(洛汀新),E阳性药治疗组(尿毒清),F肾炎防衰液高剂量治疗组,G肾炎防衰液中剂量治疗组,H肾炎防衰液低剂量治疗组,分别检测术后1w,4w、8w、12w、15w五个时间点大鼠24h尿蛋白,血压的变化,术后0w,2w、4w、6w、8w、10w、12w、14w八个时间点的体重变化,治疗15w后取材。采用生化分析的方法检测血清CRE、BUN含量;肾组织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Mallory染色、六胺银和Masson染色;肾组织石蜡切片CTGF、FN及LN免疫组化显色;原位杂交法检测肾组织CTGF表达;肾组织CTGF蛋白含量Western-blot分析。 4采用SPSS11.0软件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求平均数,作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通过以上实验得到下列结果:1肾纤维化进行阶段,血清中CRE、BUN含量显著升高;2实验性肾纤维化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5/6肾切除肾小球硬化主要病理特征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主要表现是系膜基质的增多或系膜区增宽,基底膜增厚及不规则,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闭塞并伴过滤面积的减少; 3CTGF过度表达是肾纤维化的关键因子,细胞外基质FN,LN高表达是肾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 4从肾小球硬化的病理机制得到肾络癥瘕病机理论,中医病机包括5个连续的病理阶段:血行不畅、络脉失养、气血瘀滞、津凝痰结、络毒蕴结; 5肾炎防衰液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主要为: 5.1通过某种机制抑制机体产生CTGF,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积聚;5.2抑制细胞外基质FN,LN的表达,从而减缓肾纤维化的进程;5.3保护肾细胞,修复肾细胞损伤,降低血CRE、BUN;5.4通过干预CTGF蛋白表达及其信号传导途径而阻断肾纤维化的进行。 结论 通过统计学分析及各指标间关系的深入探讨,研究结论如下:1肾小球硬化的主要表现是系膜基质的增多或系膜区增宽,基底膜增厚及不规则,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闭塞并伴过滤面积的减少的病理特征,其主要特点是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 2肾纤维化形成过程促纤维生成细胞因子过表达,细胞外基质的积聚等多种病理反应,其复杂性表明,肾纤维化存在多种病理环节,宜遵循综合疗法、多靶点作用的原则;3肾络癥瘕病机理论,中医病机包括5个连续的病理阶段:血行不畅、络脉失养、气血瘀滞、津凝痰结、络毒蕴结; 4以消癥散结立法的复方中药SYFSY通过阻断多个纤维化病理环节,有效阻断了肾纤维化的进行,在抗肾纤维化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