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草降压汤降压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6h】

三草降压汤降压作用及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上篇文献综述

综述一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概况

1.基础理论的研究

2.病因、病机的认识

3.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4.中医药治疗及降压机制研究

5.实验研究与动物模型

6.存在的问题

7.中医研究思路设想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研究进展

1.高血压病证型与流行病学

2.高血压病证型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

3.辨证分型与其它

4.评述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中篇理论探讨

高血压病肝火论治初探

1.古代医家认识举隅

2.肝火形成的病理基础

3.肝火上炎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

4.清肝泻火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分析

5.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下篇实验研究

实验一三草降压汤单次给药时效及量效关系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实验二三草降压汤长期给药对SHR、RHR大鼠血压、心率及一般行为的影响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实验三三草降压汤治疗高血压病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分为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三部分。 1.文献综述 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概况,并对近十几年来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2.理论研究 结合历代医家的论述和现代医学的研究进展,从肝火论治高血压病。 3.实验研究 3.1目的 研究三草降压汤(SC)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观察其时效、量效关系,并初步探讨其降压的具体作用机理,探讨SC降压作用与内皮素、一氧化氮、心钠素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之间的关系。 3.2方法 采用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观察SC单次给药的降压作用,研究其时效、量效关系。观察SC长期给药的降压作用以及对心率、体重、一般行为的影响。 采用放免法观察SC对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采用硝酸还原酶法观察SC对血浆NO的影响,从而明确SC的降压作用机理。 3.3结果 3.3.1三草降压汤单次给药时效及量效关系研究SHR、RHR两种模型大鼠灌服不同剂量三草降压汤(SC)后,有明显的抗高血压作用,给药后2h即有降压效应,至4小时达到峰值,至6小时血压降低仍较明显,8h后血压逐渐恢复接近治疗前的水平。SHR模型大鼠SC小剂量组的降压作用不明显,SC中剂量、大剂量组的降压作用更为明显,呈现较明显的量效关系。而RHR模型大鼠给予小剂量时降压作用明显,给予中剂量时达到最大降压效果,大剂量时降压效果反而下降,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 3.3.2三草降压汤长期给药对SHR及RHR血压、心率的影响及对一般行为的影响SC连续给药可明显缓解SHR、RHR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在高血压早期血压的增长的趋势,抑制高血压病程的进一步发展。与模型组同期相比降压幅度达15mHg以上,说明SC有很好的降压作用。SC连续灌服给药4周,对于SHR大鼠心率影响较小,可缓慢降低RHR大鼠心率。 SC能使SHR大鼠易激惹程度下降、打架减少、小便转清、大便不干,使RHR大鼠精神转好、食欲转好、活动增加,另外毛色不泽与遗尿现象亦有改善。SC对SHR大鼠体重无明显影响,但能够在降低血压的同时缓解RHR大鼠体重的下降趋势。 3.3.3三草降压汤对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心钠素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SC能明显降低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ET浓度、升高血浆NO浓度、调整二者的平衡,这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 SC连续给药后AN[,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说明SC的降压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HR大鼠血浆ANP水平相关。RHR模型组与中药组的血浆ANP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中药组相对模型组来说无显著差异(P>0.05)。 SHR大鼠正常组、模型组与SC组在PRA含量上并无显著差异。SC组与模型组AngⅡ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SC对SHR大鼠的降压作用并非是通过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达到的。SC可明显降低RHR大鼠血浆PRA、AngⅡ含量,提示SC对RHR大鼠的降压作用可能是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抑制,从而达到降血压的目的。 3.4结论 3.4.1 SC单次给药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该方的降压作用存在较明显的时效、量效关系。 3.4.2 SC连续给药有很好的降压作用,可明显缓解sHR、RHR两种高血压模型大鼠在高血压早期血压的增长趋势,抑制高血压病程的进一步发展。 3.4.3 SC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亦对所出现的症状加以改善,体现了中医药整体调节的特点。 3.4.4 SC在降压同时能明显降低SHR、RHR两种高血压大鼠模型血浆ET浓度、升高血浆NO浓度、调整二者的平衡,这可能是其发挥降压作用的重要机制。 3.4.5 SC能升高SHR大鼠血浆ANP浓度,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与升高SHR大鼠血浆ANPzK平相关,而SC对RHR大鼠血浆ANP浓度的调节并不明显。 3.4.6 sHR大鼠SC组与模型组PRA、Ang Ⅱ含量无明显差异,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并非源自对SHR大鼠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 3.4.7 RHR大鼠SC组血浆PRA、Ang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提示SC的降压作用机制与抑制RHR大鼠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 3.4.8 SC的降压作用机理是多方面的,SC的降压作用是通过多靶点来完成的,针对不同的模型是有选择性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