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凝血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第二部分 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炎性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

全文总结

综述一 CD11b/CD18糖蛋白的粘附和细胞毒作用

综述二 抑肽酶减少心血管手术围术期失血及抗炎的主要机制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影响的临床研究目的观察抑肽酶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围术期凝血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 方法39例OPCAB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大剂量抑肽酶组(AH组)和小剂量抑肽酶组(AL组),每组13例。AH组:2×106激肽释放酶灭活物单位(KIU)(200万KIU=280mg)溶于100ml生理盐水中,在麻醉后30min内恒速静脉输注完毕,然后以0.5×106KIU/h速度(50万KIU/h=70mg/h)静脉输注维持到手术结束;AL组:给药方法同上,抑肽酶剂量为AH组的一半;C组:输注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T1)、冠状动脉血管吻合结束后0.5h(T2)、术后2h(T3)、6h(T4)、术后18h(T5)采集病人静脉血或尿液测定(1)凝血指标:血常规、尿纤维蛋白肽A(urinaryfibrinopeptideA,uFPA)、血浆D二聚体(D-Dimer,D-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1,PAI-1)、血浆α颗粒蛋白(α-granulemembraneprotein,GMP-140);(2)炎性反应指标:血浆终末补体复合物(terminalcomplementcomplex,TCC)、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18)、内皮素-1(endothelin,ET-1)与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3)心肌损伤指标:血清肌钙蛋白I(troponinI,TnI),并记录病人术前一般性临床资料。 结果三组间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1)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各组内uFPA、D-D、t-PA、PAI-1在围术期不同时点均明显升高(P<0.05),而血浆GMP-140仅AH组于术后6h(T4)、18h(T5)时显著升高(P<0.05),其他两组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与C组相比,两给药组显著抑制术后2h(T3)、术后6h(T4)时的D-D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2)与术前基础值相比,各组内TCC、IL-6、IL-10和CD11b/CD18平均荧光强度在围术期不同时点明显升高(P<0.05),ET-1无明显变化,NO术后明显下降(P<0.05)。与C组相比,两用药组均明显抑制IL-6和IL-10在术后2h(T3)时的升高(P<0.05),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另外,两用药组对TCC、CD11b/CD18平均荧光强度、NO和ET-1均无显著影响。(3)各组内TnI在围术期明显升高(P<0.05),两用药组在术后2h(T3)、术后6h(T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用药组间无显著性差异。(4)AH组和AL组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18h胸液引流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5),但两用药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对OPCAB病人而言,抑肽酶(1)明显抑制其围术期纤维蛋白的溶解,促进血小板的激活,减少术后失血;(2)减轻围术期细胞因子的表达,倾向于抑制白细胞粘附表达的上调,但对补体激活和内皮功能没有影响;(3)抑制术中和术后早期TnI的升高,减轻心肌损伤;(4)大剂量抑肽酶(即280mg负荷量+70mg/h维持量)并无明显优越的成本-效益比,故推荐OPCAB病人使用小剂量抑肽酶(即140mg负荷量+35mg/h维持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