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微创重建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6h】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微创重建手术的临床解剖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图表索引

摘要

前言

实验材料

第一部分女性盆底功能解剖研究

一、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第二部分盆底重建微创吊带手术解剖研究

一、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包括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膨出,其发生机制及手术治疗的理论依据有Delancey的“阴道三个水平支持”理论、“吊床假说”以及最重要的Petros的“整体理论”,其核心即支持盆底之结缔组织损伤所致的解剖结构改变导致这类疾病的发生,手术应通过修复受损的韧带完成解剖重建,恢复盆底功能。 目前,女性盆底解剖结构虽然已经很清晰,但肌肉、筋膜、韧带、器官之间如何协同作用并发挥功能仍不明确。因此对盆底解剖的研究已经不能局限于传统解剖学,功能性解剖和手术解剖研究受到了更多关注。 我们的研究在一具防腐的女性尸体上进行了盆底支持系统及括约肌系统的解剖。明确了肛提肌和盆腔结缔组织的微细结构,证实二者之间存在广泛的纤维连结,肛提肌通过与结缔组织的连接发挥其支持作用。明确了盆底支持系统和脏器括约肌系统之间存在纤维交叉,提示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完成盆底排尿、排便、分娩、性交等功能。在国人尸体标本中明确了既往解剖研究很少涉及的结缔组织支持结构,包括盆腔筋膜腱弓、肛提肌腱弓、耻骨宫颈筋膜、直肠阴道筋膜、耻骨尿道韧带和尿道外韧带等,为盆底障碍性疾病相关理论的理解、应用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目前临床上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微创吊带手术包括治疗SUI的经耻骨后途径阴道无张力吊带(tension-freevaginaltape,TVT)手术、经闭孔途径TVT手术(TVT-obturator,TVT-O)和治疗阴道穹窿膨出的经阴道后路悬吊带(posteriorintravaginalsling,P-IVS)手术。由于这些手术方法均为盲针穿刺技术,穿刺针通过体内的一段不能在直视下完成,所以有术中损伤重要血管、神经及脏器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本实验在5具新鲜尸体上进行TVT、TVT-O和P-IVS手术穿刺,然后采用10%福尔马林溶液防腐,并结合橡胶乳浆加球磨颜料血管灌注的方法,进行手术通路解剖及安全性测量工作。本实验结果显示,TVT穿刺针至膀胱壁的平均最近距离是0.6cm,距髂外血管4.2cm,距闭孔血管4.3cm。TVT穿刺针在耻骨后隙有失控导致穿刺过深、轴向旋转或穿刺方向侧偏而损伤膀胱、髂外静脉、闭孔血管神经和腹壁下血管的风险。证实了TVT-O由内向外穿刺的术式手术通路比较稳定,不经耻骨后隙,降低了TVT手术术中损伤的风险。翼状挡板放置的位置和方向非常重要,应在阴道前壁尿道外口内1~2cm处,如位置过深将进入耻骨后隙;应在与尿道矢状面呈40°~45°的水平方向穿刺,如果该角度过小将穿入闭孔上后区,即闭孔血管神经出闭孔管处。本实验证实P-IVS手术是将吊带放置在阴道中上段,相当于Ⅰ、Ⅱ水平之间的加固。穿刺针内偏和外偏分别有可能损伤直肠和阴部内血管神经。钝头穿刺针的作用非常重要,大大降低了损伤风险。

著录项

  • 作者

    王巍;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学科 妇产科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郎景和,张晓东;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女性生殖器功能性疾病;
  • 关键词

    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器官膨出; 吊带手术; 尸体解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