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低温停循环后脑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6h】

深低温停循环后脑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引 言

第一部分 小预充量体外循环在深低温停循环中脑保护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分组

二、仪器设备和材料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结 果

一、预充量对CPB过程中生理参数的影响

二、预充量对CPB过程中乳酸/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谷氨酸的影响

三、组织学检查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深低温停循环后脑损伤分子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一、实验动物及分组

二、仪器设备和材料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

结 果

一、脑海马区乳酸/葡萄糖和乳酸/丙酮酸比值及谷氨酸水平的变化

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三、原位凋亡检测结果

四、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活性变化

五、PARP-1的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论文综述 心血管外科与脑损伤研究现状

简历

致 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联合兔脑微透析和体外循环(CPB)及深低温停循环(DHCA)动物实验模型,探讨小预充量体外循环在深低温停循环中的脑保护效果。 方法: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19只,随机分配到假手术组(S组,n=5),小预充量CPB组(L组,n=7),大预充量CPB组(H组,n=7),预充量分别为75ml和210ml。首先在兔的脑内海马CA1区定位,埋植微透析针导轨并安装透析针保护罩。埋针36小时后开始微透析,并建立CPB和DHCA模型。CPB降温至16-18℃,停循环60min,复温30min。微透析每30min取样一次,持续到脱离CPB后2小时。整个过程中持续监测心率、动脉血压、肛温,间断血气检查PaCO2、PaO2、HCT。CPB术后2小时处死动物,留取脑顶叶皮层和海马CA1区组织,分别作组织病理学、电镜、TUNEL检测;对微透析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CMA600分析仪进行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谷氨酸检测。 结果:为保证在整个实验过程中,L组和H组的血压和酸碱平衡控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H组所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和碳酸氢钠的量明显高于L组(P<0.05)。微透析检测显示,在H组中反映能量代谢状况指标乳酸/丙酮酸和乳酸/葡萄糖比值在脱离CPB后显著高于L组(P<0.05);反映神经兴奋毒性作用的指标谷氨酸水平在两组DHCA后显著升高,脱离CPB后L组谷氨酸逐渐恢复到基础水平,而H组谷氨酸仍维持在高水平。组织病理学、电镜、TUNEL检测显示H组脑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重于L组(P<0.05)。 结论:在应用DHCA情况下,小预充量CPB同大预充量CPB相比有显著的脑保护作用。

著录项

  • 作者

    潘旭东;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
  • 学科 心血管外科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孙立忠;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体外循环及复苏术;
  • 关键词

    脑损伤; 脑微透析; 体外循环; 深低温停循环; 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