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腭咽闭合不全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
【6h】

腭咽闭合不全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头长肌的解剖学研究及其初步临床应用

一、头长肌的解剖学研究

二、头长肌瓣的初步临床应用

三、讨论

四、 结论

第二部分岛状颊肌粘膜瓣延长软腭的临床研究

一、岛状颊肌粘膜瓣的应用解剖

二、临床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典型病例

五 讨论

六、结论

第三部分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增高咽后壁的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典型病例

四、讨论

五、结论

全文总结

综述:腭咽闭合不全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附表

附录二:示意图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进行头长肌的解剖学研究,为头长肌瓣的设计和手术操作提供理论基础;并介绍头长肌瓣移植缩小腭咽腔、岛状颊肌粘膜瓣移植延长软腭、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增高咽后壁矫正腭咽闭合不全的临床实践。 方法:对14侧头长肌标本进行解剖学研究,观测头长肌的位置、形态、大小、毗邻关系、血液供应、神经支配;设计头长肌瓣,蒂可在上,也可在下;并应用双侧上蒂头长肌瓣移植缩小腭咽腔术修复腭裂4例。应用蒂在后的血管神经蒂岛状颊肌粘膜瓣延长软腭修复腭裂11例、矫正腭咽闭合不全22例。应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增高咽后壁治疗腭裂5例,腭咽闭合不全患者5例。 结果:应用上蒂头长肌瓣移植于腭咽部缩小腭咽腔术共治疗4例患者;3例患者手术成功,无感染、血肿、颈交感神经干损伤、睡眠呼吸暂停等并发症出现;1例头长肌瓣移植术后出现悬雍垂及软腭复裂,当即行单侧岛状颊肌粘膜瓣移植修复之,之后又出现软腭后部分复裂,一年后行软腭复裂修复术后而愈。2例患者配合术后随访,一例术后3.5月随访,另一例随访2次,分别为术后2.5年和4.5年,2例随访结果均显示软腭、咽壁活动度较前增加,腭咽闭合不全率减小,腭咽闭合功能改善明显。 应用岛状颊肌粘膜瓣延长软腭术共治疗33例患者,术后共随访21例,其中腭裂10例、腭咽闭合不全11例,随访时间2月~4.5年。除2例患者由于术后岛状颊肌粘膜瓣尖端部分坏死,出现软腭腭瘘,因瘘口较小(直径均小于2mm),未行腭瘘修复术;其余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切口裂开、颊瓣坏死、腮腺导管损伤或阻塞、面神经损伤,无张口受限、瘢痕挛缩及咀嚼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结果显示患者语音清晰度增加、鼻音减轻,软腭延长明显、腭咽闭合不全率减小、腭咽闭合功能改善明显。 应用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增高咽后壁术共治疗患者10例,全部随访,随访时间2月~12月。术后无感染、血肿、睡眠呼吸暂停等并发症。除1例患者移植的脂肪量少而致咽后壁增高效果不明显外,其余患者均达到了增高咽后壁的效果。 结论:头长肌瓣血运好,易成活,具有神经支配移植后不萎缩,具有运动功能,可以起到缩小腭咽腔、重建或加强腭咽括约肌功能,适用于软腭和咽壁运动度不好、咽腔宽大的患者。上蒂头长肌瓣也可用于软腭缺损的修复再造、颅底的修复等;下蒂头长肌瓣可用于口咽部、舌根、舌体后部缺损等的修复再造。 蒂在后的血管神经蒂岛状颊肌粘膜瓣,血运好,易成活,由于具有神经支配瓣内肌肉不萎缩,瓣具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可以阻挡软腭向前回缩,术后软腭延长显著,远期效果持久恒定。术后早期不需配戴牙垫,不需要施行二期断蒂术,腭部创伤小,避免或减小对上颌骨及牙弓的生长发育的影响。适合于软腭短小、软组织发育不良、裂隙大的腭裂和腭咽闭合不全患者。 自体颗粒脂肪取材容易,来源丰富,无排异反应,是良好的组织填充材料;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增高咽后壁明显,可单独应用于腭咽间隙小于5mm的腭咽闭合不全患者;也可以联合其它手术方法应用于咽后壁运动不良的腭裂及腭咽闭合不全患者的患者的治疗。

著录项

  • 作者

    马婷婷;

  •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外科学(整形)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赵振民,尹宁北;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82.22;
  • 关键词

    腭咽闭合不全; 手术治疗; 头长肌; 自体脂肪移植; 岛状颊肌粘膜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