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早期食管鳞癌进展转移相关分子遗传学标志物的筛选
【6h】

早期食管鳞癌进展转移相关分子遗传学标志物的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索引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早期食管鳞癌进展转移相关基因组DNA拷贝数改变的筛选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早期食管鳞癌进展转移相关microRNA的筛选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

第二章 结果

第三章 讨论

参考文献

小结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基金资助及发表英文论文

展开▼

摘要

背景:食管鳞癌是我国癌症疾患的主要病种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肿瘤诊治理念的进步,近年对早期食管鳞癌探索实施局部粘膜切除术等新方案,达到在避免过度治疗的前提下根治肿瘤的目的。新方案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能否正确选择适应症。目前无论是对活检标本病理学检查和其他影像学检查均难以判断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倾向。肿瘤进展转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多基因参与、多基因调控的过程,因此从分子水平上检测与肿瘤相关遗传学的改变,寻找和揭示与早期食管鳞癌进展和转移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从而提供判断或预测肿瘤进展转移的分子水平依据是本项目研究探索的主要目标。本研究采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Array-based Comparative genomichybridization,Array-CGH)及TaqMan Human MicroRNA芯片技术,试图从早期食管鳞癌组织的“DNA片段拷贝数变化谱型”及“microRNA表达谱”中筛选出有鉴别意义的扩增(或缺失)基因/染色体区段和microRNA,以此作为早期食管鳞癌进展转移潜能相关的标志物,从而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第一部分:采用Array-CGH技术检测24例T1NO期食管鳞癌组织中全基因组染色体DNA拷贝数改变,研究病例中11例患者术后40月内死亡(死亡组),13例患者术后生存80月以上(生存组)。第二部分:采用TaqMan HumanMicroRNA Arrays技术分析第一部分所用两组病例中的16例microRNA表达情况:生存组和死亡组各选取前8例。通过以上技术分析早期食管鳞癌组织全基因组染色体拷贝数改变及microRNA表达与肿瘤进展及转移等预后关系。
   结果:1、两组样品中共有多条染色体发生变化,其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基因组扩增发生在1q、3q、5p、6p、7q/p、8q/p、9q、11 q、12p、14q、16p、17 q/p、18p、19 q/p、20 q/p和22q染色体区段上,在染色体3p、4q/p、5q、6p、9p、11q、13q、14q、18q、19q、21q中常见染色体基因组缺失。与死亡组相比较,生存组更易出现包括染色体1q、3q、5p、7q/p、8q/p、9q、11q、12p、14q、16p、17q、19q、20q和22q扩增和染色体4q/p、5q和13q缺失。两组差异性小片段DNA拷贝数改变主要为1q21.3-23.3、3q21.1-24、3q26.1-26.33、5p13.1-15.31、7p22、7q11.23、8p11.2、8q22.1-24.3、11q12.1-13.5、12p12.1-13.33、14q23.1、16p12.1-13.3、17q25.1、19q13.12、20q11.21-13.33、22q12.1-13.2扩增及4p、4q31-35、5q22.3、13q12.21-12.2缺失。进一步分析发现,109个基因及探针可将死亡组与生存组区分开来(p<0.01)。2、两组样品中多个microRNA表达发生改变,经过组间对比,其中四个microRNA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包括:miR-574-3p、miR-19b、miR-31及miR-28-3p。
   结论:在早期食管鳞癌显著不同生存期患者的染色体DNA拷贝数变化及microRNA表达变化中,存在特定的染色体区段或基因及microRNA,可能决定肿瘤进展转移潜能。所筛选出的基因组DNA拷贝数改变及相关基因和microRNA有可能成为早期食管鳞癌预测进展转移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从而为早期食管鳞癌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