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XCR3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对CD8+T细胞作用的研究
【6h】

CXCR3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对CD8+T细胞作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 实验方法

4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流式细胞微球(Cytometric Bead Array,CBA)蛋白定量技术定量检测外周血清中CXCR3配体含量

2 流式细胞(flow cytometry,FCM)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及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量

3 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CXCR3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CXCR3与自身免疫病

致谢

附录: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血清趋化因子水平、细胞表面受体表达水平与细胞核内基因mRNA水平三个层面研究CXCR3及其配体在PBC的发病中对T淋巴细胞,尤其是CD8+T细胞迁徙至肝脏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进一步证明CXCR3在PBC中的重要性,探索其致病机制。 方法:第一部分血清趋化因子水平:31例PBC患者,21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0例碱性磷酸酶在正常范围,7例疾病对照(慢性乙型肝炎),13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微球(Cytometric Bead Array,CBA)蛋白定量技术定量检测外周血清中CXCR33种配体含量,包括MIG(CXCL9)、IP-10(CXCL10)及I-TAC(CXCL11);第二部分细胞表面受体表达水平:12例PBC患者,10例碱性磷酸酶升高,2例碱性磷酸酶在正常范围,7例疾病对照,13例健康对照采用流式细胞(flowcytometry,FCM)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T细胞比例及总淋巴细胞、CD8+T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量,用平均荧光强度计算;第三部分9例PBC患者,8例碱性磷酸酶升高,1例碱性磷酸酶在正常范围,7例疾病对照,9例健康对照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外周血CD8+T细胞CXCR3基因的mRNA相对于内参基因GAPDH的表达量。 结果:第一部分CXCR3的3种配体在血清中的浓度PBC组较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值分别PMIG-DC=0.002,PMIG-HC<0.001,PIP-10-DC=0.011,PIP-10-HC<0.001,PI-TAC-DC=0.006,PI-TAC-HC<0.001,两对照组间3指标均无差异。另外,3种配体在ALP升高与ALP正常的PBC患者间无差别,P值分别为0.451,0.863,0.089。第二部分PBC患者组、疾病对照组与健康对照组的CD8+细胞比例无差别。PBC患者淋巴细胞CXCR3表达量显著高于两组对照,P值分别为0.006和0.024。更进一步的,PBC患者CD8+淋巴细胞CXCR3表达量显著高于两组对照,P值分别为0.007和0.039。第三部分PBC患者与疾病对照、健康对照CD8+细胞CXCR3mRNA相对表达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结论:PBC患者外周血清中CXCR3的3种配体浓度均较疾病对照及健康对照明显升高,但与碱性磷酸酶水平无关。CXCR3在PB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T细胞表达量均较两组对照显著升高,CXCR3对CD8+T细胞存在趋化作用。但PBC患者及对照CD8+T细胞mRNA中CXCR3的相对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可能存在转录后的调控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刘媛;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临床医学专业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奉春;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CXCR3;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D8;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