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肾小球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6h】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肾小球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资料收集

三、相关定义与计算

四、终点事件

五、不良反应

六、统计方法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伴HBV感染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肾脏病理及临床特点

第二部分 HBV感染对膜性肾病和IgA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第三部分 HBV-GN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探究

讨论

第一部分 伴HBV感染的肾小球疾病患者肾脏病理及临床特点

第二部分 HBV感染对膜性肾病和IgA肾病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第三部分 HBV-GN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探究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慢性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除可引起乙型肝炎外,还可导致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glomerulonephritis,HBV-GN)。不仅如此,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性HBV感染还可能与肾功能下降及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相关,而且可能促使CKD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但慢性HBV感染是否会对特定病理类型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造成影响,目前尚缺乏相应的研究。
  目的:
  1.探究HBV感染对肾小球疾病临床特点的影响;
  2.探究HBV感染对肾小球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
  3.探究伴HBV感染的慢性肾小球疾病中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截至2015年7月于北京协和医院肾内科就诊且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394例伴HBV感染的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基线及随访资料,研究病理分布、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特点。选取经北京协和医院肾穿刺活检确诊的不伴HBV感染的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logy,IMN)患者和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logy,IgAN)患者作为对照,采用多因素校正,分别研究HBV感染对MN和IgAN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伴HBV感染的MN、IgAN及HBV-GN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结果:
  1.伴HBV感染且有肾脏病理的394例患者中,HBV-GN占23.9%。HBV-GN的主要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64.9%)、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PGN)(17.0%)和IgAN(16.0%)。而肾组织乙肝抗原阴性的患者中,则病理类型多样,以IgAN最常见(37.7%)。HBV-GN患者中男性比例、血清乙肝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viruseantigen,HBeAg)阳性率、HBV复制率、血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均显著高于肾组织乙肝抗原阴性的患者,而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及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水平显著低于肾组织乙肝抗原阴性的患者。
  2.HBV感染对MN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伴HBV感染的MN患者中激素(Glucocorticoids,GCs)(76.0% vs84.5%,p=0.041)和免疫抑制剂(Immunosuppressant,IMS)(37.5% vs87.5%,p<0.001)使用率显著低于IMN患者,其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率(38.6% vs62.7%,p<0.001)和总缓解率(73.7% vs89.6%,p<0.001)也显著低于IMN患者。HBV感染不利于MN患者治疗1年时达到CR,但与MN复发和eGFR下降无显著相关。
  3.伴HBV感染的MN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探究:病程中使用免疫抑制剂与随诊1年时的CR显著相关[OR7.30(1.10-48.5),p=0.040],也与随访过程中eGFR下降≥30%显著相关[HR8.41(1.10-64.06),p=0.040],病程中使用抗病毒药物是已达到缓解的患者不发生复发的保护因素[OR0.01(0.00-0.61),p=0.031]。
  4.HBV感染对IgAN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伴HBV感染的IgAN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比例明显少于原发性IgAN患者(30.1% vs69.9%,p<0.001)。且中位随访时间较短[21.4(8.1-55.0)月vs40.5(23.3-63.2)月,p=0.001],CR率(43.0%vs69.8%,p<0.001=和总缓解率(68.6% vs84.9%,p<0.001)均明显低于原发性IgAN患者。HBV感染是IgAN患者随访1年时达到CR的不利因素。
  5.伴HBV感染的IgAN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探究:男性是伴HBV感染的IgAN患者治疗1年时CR的不利因素,而患者病程中使用激素但不使用免疫抑制剂与治疗1年时达到CR显著相关。
  6.HBV-GN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探究:94例HBV-GN患者中有规律随诊者为70例。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24h-UP>3.5 g是首次达到CR的不利因素,使用抗病毒药是有利因素。
  结论:
  1.慢性HBV感染者肾脏损害原因众多,HBV-GN仅为其中一部分,且HBV-GN与肾组织乙肝抗原阴性的肾小球疾病病理及临床指标有差异。
  2.与不伴HBV感染的患者相比,伴HBV感染的MN及IgAN患者中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比例更低,相应的CR及总缓解率也更低。而且HBV感染是MN及IgAN患者治疗1年时未达CR的重要影响因素。抗病毒药对于防止上述疾病复发可能有一定作用。
  3.抗病毒药使用对HBV-GN患者首次达到CR有利。

著录项

  • 作者

    武祯;

  • 作者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清华大学医学部;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授予单位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
  • 学科 临床医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学旺;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肾小管、肾小球疾病 ;
  •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临床治疗; 预后分析;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